身份证号:22072419900324XXX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63000
摘要: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房屋建筑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房屋建筑的质量与功能更加严格。地基承载力对房建地基整体荷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模拟仿真,并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然后应用于具体的房建工程地基施工中,有利于提高房建工程地基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论文对房建工程地基施工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地基施工中产生的地基承载力进行了科学计算,并通过有限元软件模型对地基承载力参数进行了分析,结合房建工程地基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地基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地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在国内建筑土地资源日渐紧缺的背景下,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及成长。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也对地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的地基施工可以长久地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并降低整个高层建筑项目的成本投入,有助于高层建筑施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地基基础是现代房屋建筑的关键构成要素,是直接决定房屋建筑质量与安全的关键。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方法与标准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高质、高效地推进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与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尽管如此,受主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房屋建筑基础施工实践依旧存在诸多短板,表现在对各类隐蔽性影响因素辨识不清、对地质勘查数据处理不准确等方面,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2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特征
2.1施工应用难度较大
高层建筑是指高于24m的建筑物,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所承担的荷载会高于普通建筑,这对于地基基础施工建设而言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因此对于相关施工技术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是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对于高层建筑所带来的危机是极大的。这也充分说明了在高层建筑工程的开展中,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所面临的难度是较大的。
2.2施工工序隐蔽性极强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承载量的逐渐提升,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拥有稳固的地基,所以地基基础施工逐渐向着更深的方向发展。由于大部分的地基基础建设内容是在地下进行的,在施工以及施工前期的勘测方面所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就比较严重,正是由于隐蔽性极强,所以为相关的数据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3.1旋喷高压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旋喷高压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是在既定压力下通过一定比例混合的浆液灌注到地基中,使地基中的土壤与灌注浆充分融合,两者结合产生固化作用,从而改善土体的理化特性,提高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旋喷高压注浆地基处理技术与其他地基施工技术对比具有更高的适用性,应用条件限制较少,成本投入也相对更低,在应用期间需先对建筑地基的理化特征和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勘察,保证其达到设计要求才能进行应用,并控制好注浆的配合比,才能充分发挥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在技术应用期间,还要避免淤浆等现象,并组合特定的参数,控制好孔深与孔径,注入管外径不能高于2cm,开口深度需达到50cm以上,在泥浆配合比设计方面,需充分明确土体理化特征和施工环境,保证泥浆配合比的合理性。
3.2挖孔桩施工技术
在当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挖孔桩施工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施工技术方法之一,在房屋建筑工程体系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在挖孔桩施工技术中,应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客观条件进行全面充分考量,对其荷载数据参数等作出精准校核,确保其符合上层房屋建筑构造的强度与负荷。挖孔桩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在于挖孔位置、挖孔深度、挖孔孔径等数据的设定,最大限度上杜绝挖孔位置的偏差、挖孔深浅程度不一以及挖孔孔径不符合实际需求等施工缺陷问题。为实现上述挖孔桩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可采用十字交叉的方式进行循序依次施工,合理确定桩径尺寸,设定优化合理的挖孔施工流程,避免尺寸过大或过小而造成挖孔施工受阻。
3.3灰土挤密法
灰土挤密法在房建工程的地基施工中比较常用,而且应有的范围比较广,可以在黄土和素填土等土质结构中进行有效的应用。灰土挤密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基坑地质承载的强度,并且可以降低湿陷量的值。灰土挤密法的应用:要先对地基轴线和桩体的位置等进行计算和确定,并根据地基施工图纸控制施工现场土体层的水量,并确定桩位然后进行打孔操作。然后进行沉桩,在沉桩过程中要进行第二次的打孔,并对石灰土的含量进行科学配置,保证土体含水量和石灰土含量均匀分配,控制搅拌操作的时间在5min内。在回填石灰土过程中要保证操作的连续性,不能间断,并实时对夯锤与桩之间的位置情况进行检查,保证不会发生偏移情况,控制好石灰土填料时间和数量,保证地基施工的质量。并对灰度挤密性进行检测,保证其荷载力符合地基承载力标准。
3.4强夯法
强夯施工技术主要是高层建筑工程地基进行物理加固方式,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式在地基施工当中比较常见,可以有效降低地基沉降的发生概率。在应用技术过程当中,地基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基土层进行勘测,并划分土层的软硬程度,通过区域的划分,选择不同的夯锤进行夯实。选择完夯锤之后,需要对夯实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将夯锤的运行高度进行调整,确保经过夯实之后的土层地基施工标准。在完成地基夯实工作之后,地基施工人员需要对土层的紧实度进行检查,通过重复夯实的方式避免在后期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地基沉降的问题。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地基夯实工作的强度,需要定期对夯实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及养护,确保施工设备的性能,避免因为设备问题影响地基施工质量。
3.5静压桩施工技术
静压桩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放线测量的方式来确定桩的位置,放线的精确性会决定房屋建筑的设计合理性,故在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准备环节便需重点关注测量作业。在房屋建筑施工开展期间,施工人员需进行现场放线,并且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利用试线来完成放线测量,根据房屋建筑内部结构的不同差异来确定放线测量的开展方案,确保放线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静压桩施工之前,需先明确桩体位置,之后测试桩体的荷载能力,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静压桩桩底固定点施工时,需对施工人员划分好不同的任务内容,并且对于人员的资质也有一定要求,为避免施工人员由于施工技术和工作经验不足而导致操作失当的现象,需对静压管桩机室进行吊锤,确定好吊锤位置,确保静压桩吊锤位置的精确性,提高地基施工成效。
结语
当下房屋建筑结构质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十分重要的核心,而在整个的房屋建筑当中地基结构是同整个质量息息相关的关键因素,我们需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进行应用,针对各种环境都能作做出全面的分析,结合当地的施工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此能够保证地基结构更加的安全稳定,这样将会进一步地提高建筑本身的应用质量,以此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浩.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8,14(4):57-58.
[2]袁欣.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科技视界,2018(21):199-200.
[3]孙晓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20(2):252.
[4]王瑞军.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