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摘要: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要。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道路桥梁工程是最为重要的部分,需要利用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有效提高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本文就对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道路桥梁;施工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增长的背景下,道路桥梁的承载量和负荷量都呈现出了急剧增长的态势。加之各种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桥梁工程出现了一系列的裂缝、龟裂、泛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如果在出现了问题之后没有进行及时维修,将会影响到行车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有效解决传统混凝土材料出现的问题,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可见,研究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1、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性
1.1桥梁施工方面
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可以延长桥梁跨径、加大主梁间距,使构件显得十分轻薄,亦能够维持该类结构应有的耐久性和力学性效果。尤其是对一些离岸结构物亦或是长大跨桥梁,高性能混凝土有着超强的适用性,即能够确保混合硅粉和水泥来建设可靠的主梁、墩部、墩基的基础上,在早期彰显出较高的韧性和较稳定的体积效果,在恶劣使用环境下维持较长的使用寿命、较高的流动性和强度。选择大力推广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增加桥梁本身的使用期限,赢取社会经济效益等,值得桥梁建设主体予以全面重视。
1.2道路施工方面
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发挥出高早强和高施工性等一系列优质化性能。其在配制期间时刻遵循严格的规范标准,即精细化筛选必要的原材料,合理调整混凝土配比,加入适量的复合高效外加剂和预处理的硅灰、矿渣等废料,确保令这部分拌合物呈现出合理的流动性并添加全新的工艺之后,获取流态较高、离析较低、质量分布均匀的高强混凝土。和以往传统形式的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拥有更好的耐久性。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在道路建设施工中沿用高性能混凝土,需要考虑各方面的性能,之后沿用更为灵活的高流态施工工艺来替代传统的滑膜摊铺模式,这样便可以确保同步赢得更加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所存在的问题
2.1抗拉力不够强
高性能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水等原材料搅拌混合而成,是一定的配比组合成的复合型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对水泥有一定抑制作用,防止其收缩;水泥、水所起到的作用是将骨架中的空隙进行一定填充,由于水泥、砂石、等都具有易脆的缺点,导致抗拉力的强度不够,高性能混凝土在受到拉力时,只要用很小的拉力就会有裂缝的出现,所以对提高高性能混凝土拉力方面的措施有待加强。
2.2弹性不够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虽然具有抗压力强方面的优点,通常是在75~60Pa之间,加入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可使抗压力上升到100Pa以上。但在弹性方面,就没有这样的优势,如果道路桥梁面的载荷量在很大的情况下,且所受到的力在不均匀的状态下,那么就会由于受力不均,导致道路桥梁结构中的局部在不勘负重的情况下而出现裂缝。
2.3收缩易产生变形
高性能混凝土会受到温度差的影响,从而会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出现,尤其是在收缩方面,收缩后的结果就会导致结构的变形。如果在变形过程中受到一定条件的约束,那么结构的内部将会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一旦作用力过强,就会因为温度差而产生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十分容易结硬,在结硬以后,会导致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大部分水分蒸发,那么高性能混凝土的湿度就会明显的降低,体积也会有一定程度变形。表层流失水分非常的快,而内部就会相对流失的慢一些,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由于表面收缩大,而内部小且又不均匀,最终使表面高性能混凝土承受一定的拉力,也同样会像抗压力过大一样,会有裂缝的产生。
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3.1混凝土的配制工艺
相比较普通的混凝土而言,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工艺更加精确。具体而言,高性能混凝土就是按照合理的比例使不同材料之间实现完美融合,而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一定要严格根据生产工艺指标来进行操作,通过工艺流程的严格控制、材料之间的合理配比,让这种新型的混凝土性能达到最大化,使其质量及其使用性能都达到最佳的状态。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让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在当今道路桥梁的建设施工之中得以充分发挥,满足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之中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实际需求。另外,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一项内容就是水泥和水之间的配合比例,只有保障水泥与水之间配比的合理性,才可以让混凝土具备足够高的性能。因此在实际的配制过程中,相关单位一定要对混凝土之中的水泥和水进行科学配比,以此来保障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效果。
3.2浇筑工艺
在道路桥梁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要重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浇筑前,要制定完善的浇筑计划,确定好浇筑方量和浇筑混凝土的型号。同时,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浇筑之前,相关单位应该注重固定模板的制作,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图纸来进行尺寸和刚度等的确定,并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将模板埋设在合理的位置,待固定模板确定好之后,才可以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浇筑时,一定要保证对应的区域浇筑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为了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质量,一定要完善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及时振捣,保证结构施工区域混凝土粗细骨料都能均匀到达,这样可以保证施工构件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良好,一定要在拌和完成后及时使用,为了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禁止在混凝土中加水,在现场浇筑高性能混凝土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浇筑施工质量。
3.3控制好温度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高性能混凝土有裂缝现象的产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原材料的温度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要保证在配制的过程中,不会因为温度过高或者是温度过低,而使高性能混凝土的作用效果不能够实现设计要求。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施工人员在对高性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定要对温度过高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降温处理,对温度过低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升温处理。只有使高性能混凝土的温度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使道路桥梁结构产生影响时,才可以避免道路桥梁施工因为这方面的原因使道路桥梁质量不达标而产生裂缝等情况。
3.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施工过程中,要能做到可靠的养护,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组成特殊,对性能的要求较高,因此一般其养护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更长,需要在开展养护工作中,提升养护性能优势,以保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满足混凝土结构强度不断提升的客观环境条件。一般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在其收浆后就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要能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提供充足的水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差值,有效提升其实际的浇筑施工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大众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施工水平不断提升,需加大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力度,针对高性能混凝土施工特征,制定出具有高效性与针对性的混凝土施工管理机制,使高性能混凝土能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应用期间切实提升工程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祥,许欢.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20(8):176+178.
[2]刘玉刚.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20,11(1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