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丹 邱敏
重庆市南岸怡丰实验学校 400060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创新,其主要是基于当前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优势,以教学单元作为基础开展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与综合性,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有效实践;教学策略
引言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懂得整合语文单元整体的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可以清晰了解到语文单元整体需要学习什么内容、单元编写的意图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等,从而让学生有目的、有效率地去学习与探究语文课程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践
(一)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明确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引。明确教学目标之前,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予以全面系统的分析,并且结合课程标准、小学生的学情等确定教学之时的一些重难点内容,这样才能合理地设置具体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的设计应当是多元化的,最好能够将情感、知识、能力等全部融入其中,这样的教学目标对于小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极为有益。
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主要包括《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这三篇文本,单元主题为“异国风情”,结合对教材内容、课程标准、学情等的分析,相关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应当设置为认识字词、理解重点语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是知识学习方面的目标;揣摩作者以何种方式写景,学习其写作方法,并且搜集资料向他人介绍一个地方,这是能力方面的目标;了解不同国家的异域风情,增长自身的见识,并且感受景与情之美,这是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
(二)对比单元内容,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强调单元整体性,将单元视作了统一的教学有机体,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意识到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区别与差异。只有引导学生在共性的基础上寻找个性,在对比个性的过程中感知共性,学生才能切切实实加深对所学单元知识及其内容的深刻认知与理解。我在自身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就很好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比单元不同的语文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与探究中获得更深刻的语文学习认知及理解。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便是“感受父母之爱”,为此,教材精心选取了不同的内容加以展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在感知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尝试着加以对比不同课文之间所反映出来的细微区别。像《慈母情深》描述的是母爱,其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而《父爱之舟》则通过平白如话的语言反映了深厚的父子之情;至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略读课文,更是在对比中凸显了两种不同的关爱与呵护。如此一番分析,学生会发现虽然都是在感慨父母之爱,但是父亲对孩子的爱与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当理解了这一点,学生再认真回想自己平时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也便能实现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可以说,在相同点中寻求个性,加以对比与分析的教育引导,使得学生对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认知更加深刻,这显然为他们获得高质量的单元整体学习效果提供了极大的助力。
(三)确定单元主题,扩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板块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单元主题。同时,在划分教学单元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之前学过的相似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总结该单元的重点内容。
例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语文课文《小英雄雨来》和六年级课文《为人民服务》的主题是奉献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两个单元的课文进行类比讲解,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总结《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和重要知识点。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相互分享学习经验和纠错,同时掌握新的语文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范围,还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此外,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上述课文的奉献精神,教师还可以组织以“革命奋斗”为主题的博物馆参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深入了解英雄人物的奋斗精神,培养爱国精神和民族信念感。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同类对比文章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七单元中,教师可以选择单元整体中的《四季之美》和《鸟的天堂》一起进行教学。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四季之美》下的景物描写特点以及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笔下所写“四季”的美及其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对文章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其中,大致文章教学过程包含:引导学生初读《四季之美》,概括《四季之美》的景物描写特点;再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思想情感,以使得学生从中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以及风格。然后,从文章描写方法、语言表达特点、思想情感等方面,与《鸟的天堂》这篇文章进行一一的对比学习,从而引导学生总结这两篇文章存在的异同,进而增强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诵读课程训练
单元整体主要是一些写景类的诗词以及课文,其中也渗透了一些优美词句,而想要学生真正理解作者渗透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组织适当的诵读课程训练,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单元整体文章的学习兴趣。比如,组织学生诵读《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等古诗,让学生在诵读中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从而促使学生体会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美,进而由此激发学生的古诗学习愿望。而在诵读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诵读之后对古诗词的理解,并以某一诗句引导学生进行诗句解析,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三)作品赏析
教师在和学生进行单元内容的探讨和分析之后还需要以单元整体当中的阅读重点为基础进行授课,注重引发学生对于单元内容的深入思考。在这个教学的环节当中,教师还需要综合单元的主题,进行一个话题的设计。在设计话题时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单元的主题。还是以四年级语文课本的第七单元举例,教师所设计的话题一定要和爱国情怀有关,并且还要具有生动性,这样才能够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好的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能力。
例如,在四年级第七单元当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程里,周恩来同志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报国的思想;在“延安、我把你追寻”这一课中,描写了在革命时代,多个革命先辈奋斗精神和历史世纪,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在当今这个和平的时代,艰苦奋斗以及努力学习的思想还有什么意义吗?这样的问题更能够让学生综合单元学习的内容以及实际生活经历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努力学习以及爱国爱家都是非常重要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阶段,也是实现学生由小学过渡到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因而教师应该重视其中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并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活动来组织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促使学生从中学习和积累到有用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君琴.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47):63-64.
[2]李芳.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19(16):58-59.
[3]董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少年,2019(23):86.
[4]宋颖.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单元整体教学研究与实践[J].新智慧,2018(34):59.
[5]朱秀芳.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8(2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