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雅
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一小学校 473000
摘 要:人民幸福是治国理念。十一小学通过实施幸福教育、建构幸福文化,从环境、制度、活动、课程等方面入手,提升环境育人功能,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人、有幸福能力之人。
关键词:幸福文化;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是学校对教师和学生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文化因素。近年来,我校确立了“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开展了一系列幸福文化的打造工程,建构起了幸福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了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成效较好。
一、实施背景
人民幸福是治国理念。幸福是人生的底色,追求幸福感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下,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充裕,人们逐渐发现,物质追求和幸福并不成正比,于是有人陷入迷茫,善于思考的主持人白岩松也发出“你幸福了吗”的时代之问。“有灵魂的教育”不仅要将孩子培养成为有用之人,而且应教他们追求幸福,将他们培育成幸福之人。因此,学校决心在工作中追求、实现和成就师生的幸福,这就是“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及打造幸福文化的定位。
二、思路方法
学校把核心教育理念定位为“幸福育人,育幸福人”。从两个角度去定位,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幸福。从这一理念出发,派生出“珍视生命,成就幸福”的校训以及校风、教风和学风,最终形成“一核、两翼、三线、四维、五抓手”的整体架构与工作思路。学生在享受精彩课堂、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幸福的教育;教师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并在工作中成长,感悟教育的幸福。
三、实践过程
(一)打造幸福文化环境
1.大型浮雕彰显理念。北教学楼一楼是架空的活动场地,东侧墙壁“幸福,从这里开始”的大型主题浮雕栩栩如生,以蓬勃、积极、健康、向上的学生形象为主体,以校徽视觉形象为载体,左侧人物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他们共同托起的校徽犹如“希望之光,润泽师生”。校徽四周更有群鸽飞聚,充分彰显出和谐进步的时代精神。整体造型以“和谐为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爱,创造幸福人生”的幸福教育理念。
2.书香长廊蕴含幸福。整个宏伟的东大厅是书香文化长廊,北边一排仿古木制长椅,靠背上镌刻读书格言,廊顶是古今中外名著推荐书目,古朴典雅与现代气息并存。起航楼东侧的大型不锈钢壁画,以“太阳、风帆、花蕾、梦想鸽”等元素为主体形象,纯净蔚蓝的天空,阳光耀眼夺目,发射出无穷的光、热和力,它代表教育的力量,普照成长的幼苗,孕育出无穷的生命力。在天、地和生命的和谐交融中,学校作为一股温和而强大的推动力,把梦想带向朝阳升起的方向。
3.楼宇命名展示维度。学校建筑布局四四方方,四栋楼分别命名为“起航楼”“引航楼”“远航楼”“护航楼”,寓意出幸福教育的四个纬度:从习惯起航,让道德引航,用习惯护航,乘能力远航。
4.一训三风揭示目标。护航楼上“珍视生命,成就幸福”赤红的校训十分醒目。校训右侧是“阳光向上,追求幸福”的校风,“尊重儿童,传播幸福”的教风,“自学自主,创造幸福”的学风。主干道西侧的墙壁上“培养文雅学生,让孩子享受幸福的教育;涵养儒雅教师,让教师收获教育的幸福;润养高雅校园,让教育成为幸福的事业。”这是我校打造幸福教育的最终愿景。
(二)推进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管理的规则和准绳。在制度建设中,我校坚持问计于民,善接地气,充分发扬民主,形成了多方论证的决策机制,保证制度建设的规范、科学、理性与人文、温情的统一。学校经过多次研究,反复征求意见,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形成了《制度汇编》。
(三)促进行为文化形成
行为文化是师生的行动指南。学校重视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年级文化主要是一年级的幸福起始教育和六年级的幸福传承教育。
通过一年级“满月礼”行为习惯、课堂常规展示活动,促进新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培养文明习惯,打造幸福起点;通过六年级的“毕业典礼”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带上幸福远航。班级文化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班级的口号、特色和班歌;二是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文化;三是“双分管理”和“以一带多”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为主的课改文化;四是特色作业、作品展;五是依托少年警校,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唤醒自强自律精神为目的的自主管理工作;六是书香班级建设和班级小书架管理。
(四)“扶一把”引领成长
1.心理疏导扶一把。定期邀请心理方面的专家到校举办心理讲座,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疏导,教给教师正确对待、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2.青蓝工程扶一把。把学校学科骨干教师和新教师、青年教师结成发展对子,提出发展要求,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引领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校长有约扶一把。坚持开展“校长有约”座谈活动,在座谈中校长关心教师的家庭幸福,了解教师的兴趣特长,激励教师成长进步。
4.社团活动扶一把。建立教师书法、朗诵、瑜伽等社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提升教师素质和形象。
5.国学引领扶一把。开展校长国学讲堂活动。贾校长讲《论语》,马校长讲《大学》,焦校长讲《道德经》,何校长讲《中庸》,在学校掀起了一场国学学习和研究的热潮。
(五)“送关爱”播撒幸福
1.集体庆生情暖教师。每年生日,老师们都会收到特殊的礼物——贾校长亲自为教师书写的生日贺卡和专门定制的写有教师名字的长寿面。学校举行生日联欢为教师们集体庆生,让老师们在学校体验到家的温暖。
2.放大优点提升幸福。开展“读书之星”“业务标兵”“最美班妈”“护花天使”“健身达人”“沟通能手”等各项评选活动。还推出了“以爱为底色,静心做教育”优秀教师系列报道活动,让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价值,体验教育的幸福。
(六)构建幸福课程
学校积极开发、构建幸福课程。语文组编写了《走近经典》读本,在经典阅读中陶冶情操、传承国学;数学组编写了《趣味数学天天练》,使枯燥的数字变得活泼实用;安全办牵头开发了《平安相伴,幸福起航》少年警校安全教育读本,用知识守护生命和成长;政教处编写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向学生传授生活的智慧、策略与方法等,让学生不仅能习得“幸福之术”,还能领悟“幸福之道”。综合学科组的老师们开发了篮球、武术、音乐、美术、舞蹈、茶艺等十几种课程,从知识到自护,到才艺到技能,成为学校涵育幸福学生的有机载体。
(七)警校奠基幸福
安全是通往幸福的首要条件。学校毗邻两站和主干道,交通安全风险很高,为此,学校成立少年警校,开展警训、交通安全教育、执勤实践活动。全校推广“小交警手势操”,校服改为小交警校服,营造文化氛围,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依托警校开展学生自主管理工作;编写了警校读本;结项了省级警校课题;开辟了警校规则文化墙,总结提炼规则文化。
四、成效与思考
幸福文化的打造,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学校被评为国家级读书育人特色学校、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全国文明交通示范学校、省平安校园、省书香校园、省卫生先进单位、省德育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教师、学生、家长每个个体都从不同方向探索,从不同角度切入,以不同关键词命名,分别走上“教育使人幸福”的大道。办幸福校园,做幸福教师,育幸福学生,建幸福生态,享幸福人生,学校的幸福教育在实践中茁壮成长。
成绩只代表过去,幸福是个永远的主题。在反思中,我觉得,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还需要更加紧密地结合时代精神,引领广大师生提升层次和格局,把个人的小幸福,融入时代的大幸福!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