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玲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三中学 154600
摘 要:智力障碍的学生、记忆力差、缺乏正常的社交和生活能力,所以作为的教师,如何能够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既照顾好学生,又能在此基础之上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教育,就成了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弱智学生;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一、借助强化手段促使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弱智学生思维较为直观形象,抽象性思维意识普遍缺失。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借助强化手段促使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训练目标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比如,教师在要求学生执行听到上课铃声后要主动在座位上坐好这一教学目标上,就可以借助灵活的教学语言和清晰的指令,告诉学生“两手摆好放在桌子上坐好”。此种指令性明确的语言与培生认知能力是相符的,更加适合学生直观性的思维特点。教师在多次模仿示范的过程中,可以强化学生脑海中对该动作行为的深入印象。
二、针对个别学生不良习惯展开教育,起到警醒作用
弱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对个别学生的不良习惯展开针对性教育,以便对其他学生起到警醒的作用。班主任要对每位学生进行仔细性观察,对于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要找到其具体原因,判断学生是能力缺失还是本身不愿意做导致的教学任务完不成。班主任对于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需要制订针对性教学计划,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班级里有一名学生喜欢抢别人玩具,自己抢不到就会打其他学生。于是班主任对这名学生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结果发现这名学生的家长会无条件满足他的要求,在家里没有接触其他小朋友,一旦与其他学生玩,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只会采取暴力来解决。对于上述学生存在的行为,班主任找到这名学生家长,并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让家长认识到孩子存在的问题。经过长时间训练,这名学生的不良行为有了明显改善,与他人沟通次数也逐渐增加。再比如,班级里有一名多动症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很难控制。这名学生上课期间会发出声音,并喜欢乱跑乱跳,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班主任对于这名学生可以采取个别化训练教育模式,平日里注意采用强化物方式帮助他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次数,并指导他完成课堂作业。一段时间下来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整个班级风气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这说明针对个别学生不良习惯展开教育,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醒作用,能明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三、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关爱
一个不爱自己学生的教师,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优秀的教师。众所周知,在培智学校里,由于孩子们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们总会有各种奇奇怪怪的行为,这些行为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班级的秩序。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没有别的答案,只有关爱。
首先,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鼓励和表扬。好的学生是夸出来的,不管是普通学校里的学生,还是培智学校里的学生,他们都喜欢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说我们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首先要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和鼓励,不断地从正面给予学生肯定,这样才能够让他们信心大增,才能够让他们更加愉快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
其次,我们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
比如,有的同学写字的姿势不端正,导致写出来的字奇奇怪怪,为了锻炼这类学生的书写能力,我会坚持让他们到讲台上进行书写,同时也会在课下去辅导他们用正确的姿势写字,这样坚持下来以后,这类同学的字就会写得端正很多。再如,有的同学比较懒惰,不愿意参加劳动,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并不能直接放弃,而是要多鼓励他们,多夸奖他们,主动带他们去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活动,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够正常地完成一些卫生活动。
最后,我们还要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格外的关注。因为他们身心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缺陷和障碍,这些缺陷和障碍会影响到校园生活。为了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愉快的校园时光,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更应当兼顾起家长的角色,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小问题。
四、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我们并不要求培智学校里的学生能够掌握多少课本当中的知识,而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这一方面。拥有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些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未来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所以说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具体来说,习惯的培养有以下几个方法。
(一)以身作则,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并且学生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在学校里学生们都会纷纷模仿教师的一些行为的。所以在培养学生习惯的时候,第一点我们先要做到以身作则,自己做好学生的榜样,通过自身的一些行为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做到服装整齐干净,那么学生也就会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我们要做到文明礼貌,不说脏话,那么学生也会意识到说脏话是不对的,要做一个文明的学生;我们要做到书写认真,板书优美,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不断地努力写出端正的字体。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事情,都需要教师长期坚持,加以引导。
(二)反复训练,不断指导
毕竟培智学校里的学生和正常学校里的学生不一样,正常学校里的学生可能看到教师的一个行为,马上就能够心领神会,但培智学校里的学生可能并不太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督促,不断地提醒他们,用语言来引导他们的行为。就比如说吃饭前要洗手这个习惯,很多学生并不能快速地养成这个习惯,于是在吃饭之前我会挨个检查,没有洗手的同学,我会马上让他去洗。每一次都检查,每一次不洗手的同学都要要求他们去洗手,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家都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吃饭之前必须要洗手。
五、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之所以我们要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精进,是为了能够促进培智学校里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爱和包容当中成长,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想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仅要学校的教师付出更多努力,家长们也需要做好应该做的内容。只有家校共育,才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说在实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教师需要与学生的家长建立起密切的联系,通过多样化的方法策略来密切配合。比如说定期举办家长会,让家长到学校来听课,向家长培训一些教育理论,让他们掌握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还可以定期进行家访,这样也有利于教师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家庭情况。另外,还可以举行一些公益课堂、座谈会、主题教育活动等。最重要的是,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可以建立线上的联系平台,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综上所述,弱智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存在明显不同,作为一名班主任更需要对学生付出加倍的关爱。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一员,自身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温暖与关爱,立足本学校学生的特殊性,采取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手段,进而提高培智学校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晨.探究培智学校班级管理的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