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宋秋萍
[导读] 民间游戏是一种有着文化历史背景的游戏,把这种游戏中潜在的价值挖掘出来是幼儿园教师的责任,

        宋秋萍
        广西省百色靖西市龙临镇中心幼儿园
        摘要:民间游戏是一种有着文化历史背景的游戏,把这种游戏中潜在的价值挖掘出来是幼儿园教师的责任,民间游戏中的价值能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其中就包括了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学习兴趣等。基于此,本文章对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民间游戏资源;幼儿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教师逐渐对传统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保持了高度关注。通过对幼儿的学前教育中进行传统民间游戏的开展,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并且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和思想的全面提升。但是,学前教育中传统民间游戏的应用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对我国的传统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一)民间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其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可将幼儿应该掌握的知识融入到民间游戏中,让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通过民间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刚刚踏入学习生涯,所以脑子里还没有形成关于学习的任何概念,不知道怎样去学习,在上课的时候也很容易走神,这个阶段的幼儿完全是按照兴趣来进行学习的,对于不感兴趣的知识幼儿很难去进行主动学习。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就可以把民间游戏加入教学活动之中,这个阶段的幼儿非常容易对游戏产生兴趣,在教学活动之中加入了游戏的话,幼儿就非常愿意参与进来,并且不容易出现走神,民间游戏能够让幼儿在一边游戏的同时一边又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还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精心的筛选、划分
        想要确保学前教育中传统民间游戏的有效应用,相关的学前教育教师还需要对所收集的传统民间游戏进行精心的分析和筛选。在此过程中,相关的学前教育教师首先需要对所有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然后为其选择适当的传统民间游戏。除此之外,学前教育教师在进行传统民间游戏的筛选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考虑实际的游戏性质、文化内涵以及安全隐患等,从而保证传统民间游戏的良好应用。再者,学前教育教师还可以为幼儿筛选符合他们的年龄阶段、学习要求和成长要求的传统民间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所有传统民间游戏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也可以激发幼儿对于传统民间游戏的兴趣,进而促进幼儿未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二)创新游戏玩法拓展游戏的难度与变化
        一般民间游戏都有一些既定的玩法,在一开始可以让幼儿感受体验基本玩法,但不要仅仅局限于基本玩法,可以根据游戏的进程与幼儿的游戏水平进行适当的改编或创新,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游戏变化带来的不同难度挑战,始终保持对游戏的参与热情。如民间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在幼儿体验过基本玩法后,“老狼”与“小羊们”都已经配合默契,这时就可以让幼儿想想:“狼”与“羊”在一问一答的基础上还可以怎样玩这个游戏?小羊们可以做些什么?幼儿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创新玩法,“小羊们”还是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这时,“老狼”可不再像原来那样直接回答几点了,而是改变回答模式,如“两点了,小羊小羊跳两下”或者“三点了,小羊小羊转三圈”等等,这时“小羊们”就要按照“老狼”的要求跳两下或转三圈,直至“老狼”说“天黑了,抓羊了”,再来抓四散逃跑的“小羊”。
        (三)民间文化点亮环境创设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将传统的民间文化形象地渗透到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去,对于幼儿来说,这种形象、直观、美观、生机勃勃的环境是他们所需要的,这使得他们的身心得到了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如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开展环境创设:在新年之际,童心童绘迎新年,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灯笼、元宵节闹元宵、幼儿将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灯悬挂在活动室内外;迎端午赛龙舟·粽子飘香;中秋·月圆交响曲;浓情相伴·爱在重阳,忆童年岁月·享天伦之乐;小手搓汤圆,暖心迎冬至等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整理节日的资料,做好节日调查,将相关的图画、文字布置在班级的主题墙里。同时也把地方文化融入环境创设之中:教师带领幼儿开展寻找土楼老字号系列活动,培养孩子爱家乡的情感。
        (四)合理运用改变方式
        例如,“扔沙包”是主要的民间游戏之一,按照传统的游戏方式,只是简单地扔沙包开展相关游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游戏方式,先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探讨还可以采用哪种方式进行沙包游戏,由于沙包具有一定重量,在扔的过程中若是控制不好力度,容易造成人员受伤情况,当下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才可以避免发生上述事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沙包游戏。经过思索后,幼儿提出了用脚踢沙包的形式,或者在两腿之间夹着沙包,比赛跳跃的距离,距离最远者获得胜利,如此一来,将不会再围着相同的沙包追逐,降低了发生事故的概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合理运用民间游戏,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思维模式,使其具有敏捷的思维,而且还可以提高综合素养,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民间游戏能够更好地指导幼儿们动手操作能力,为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发扬。教师可以将一些民间游戏进行改造,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进而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晓霞.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的意义[J].新课程,2020(50):24.
[2]马春红.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引入民间游戏的价值[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21.
[3]潘雪婷.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