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彭美
[导读] 音乐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及审美能力。
        彭美
        织金县三甲街道普翁小学  552100
        摘要:音乐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及审美能力。小学低年段学生对音乐比较敏感,对节奏、旋律的感受能力也比较强[1]。教师应考虑到其思维特点及认知能力情况,采用适合的方式引导其进行音乐欣赏。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学习来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欣赏教学
引言
        音乐欣赏是音乐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聆听,继而感知音乐作品,了解音乐作品内部的情感。加深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小学生学好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重视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不断地创新教学的方法,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
一、现今小学低年级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不足
        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欣赏教学,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效帮助学生发展其审美能力,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美育。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不同于其它年级的欣赏教学,这一时期的学生他们的感知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他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和中学生相比,他们会更依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权威人物的评价,特别是来自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在现今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将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上,这不光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光如此,教师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也略显单调,他们将“听、说”放在绝对重要的位置上,导致原本应该轻松有趣的音乐课变得沉闷枯燥,学生由此降低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重视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从多方面来把握它,让音乐欣赏课变得多姿多彩。
二、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设计
        (一)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音乐课程属于艺术性的课程,在小学阶段每周正常只会安排一节或者两节课的时间,时间并不多,但是也不能忽略其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作为音乐教师,要重视这门学科,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时转变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方法,确立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音乐这门课程的兴趣,确保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对音乐欣赏课程进行学习,进而达到提升小学生审美以及想象力等核心素养。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通常是直入主题,对所学习音乐的背景简单介绍,继而让学生对音乐欣赏、领唱教学。整个欣赏环节过于枯燥,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师必须要转变这一模式,融入多媒体对课程内容进行导入,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比如在欣赏《草原小姐妹》这个琵琶协奏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出草原放牧以及有两个姐妹在草原跳舞的欢乐情景,随后画面转移到俩小姐妹和暴风雪进行搏斗,保护公社羊群,展现出当时和暴风雪斗争时的场面。

可以在整个场景中融入背景音乐,让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草原小姐妹从天真到坚毅的一种转变,不畏风暴的高尚品格以及勇敢的精神。相比传统的直接对作品的背景进行叙述的方式,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教学手段更容易让当下的小学生接受。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大脑中就会产生一种想象,这类想象有利于学生对该琵琶协奏曲产生基础的了解,为教师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释放自身天性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好地投入音乐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积累更多的音乐知识。教师应结合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具有趣味性。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互动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对音乐的热爱。
        比如,在欣赏《玩具进行曲》时,教师可设计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将自己的玩具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了解彼此的玩具,然后让学生自己的玩具围成一圈,在音乐伴奏下顺时针行走,并且边走边听播放的音乐,在音乐停止的时候停下脚步,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关注音乐。当学生在活动中感到疲惫时,教师可换一种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坐在一起,在播放音乐的同时传递玩具,当音乐停止的时候停止传递。教师可先进行示范,使学生了解规则,享受游戏的乐趣。在播放音乐时,教师可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恒拍、休止符,使其更加了解音乐知识。教师也可让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使学生更加放松,并且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旋律及节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如,在欣赏《三只小猪》时,教师可播放歌曲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对故事中的小猪的动作进行模仿,通过身体律动来模仿小猪盖房子的动作,从中体会到快乐。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可以使学生释放自身天性,更好地融入课堂音乐学习。
        (三)在说中交流欣赏感知
        在音乐欣赏课中听很重要,说也很重要。但是说并不仅仅只是教师说,学生也要参与其中,在说中促使双方进行思考和提升。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不能完全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是应该智慧地引领着学生,带动学生的脑筋让他们积极地去思考,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很活跃,注意力是很难集中的,教师需要时刻牢记这一点,在课上采用丰富多样的方法唤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将注意力放在课堂中,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转动脑筋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交流是欣赏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交流教师不光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当学生的思想开小差时,通过交流也可以让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
结束语
        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小学低年段的教学是难点,教师需要给学生充分的信任感,并且具备极大的信心和耐心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要根据现代化教学目标与素质教育核心理念,不断地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实现与音乐的对话交流,引导学生真正地进入音乐的世界,爱上音乐。
参考文献
[1]杨玉梅.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考试与评价,2020(12):47.
[2]赵亮.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有效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0(34):43-44.
[3]陈爱君.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清风,2020(2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