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渗透思政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李汉锋
[导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正是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
        李汉锋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心小学  511495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正是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以及打好三观基础的最重要的时期。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除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培养外,学生精神文明与思想道德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渗透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实现学生更好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抱持立德树人的初心,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结合新时期下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在加强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同时,陶冶学生的道德与情操,培养学生成为品德高尚、学习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数学渗透思政教育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思政教育;渗透方法
引言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目标,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道德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在“立德树人”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小学数学课程是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小学数学大部分内容基于生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抽象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生活与科学是紧密联系的。数学作为基础科学,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德育内容,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健康三观的关键时期,合理加入德育引导,对于学生情感及价值观都有积极作用。数学学科与品德、语文等学科同样具有德育功能,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数学具有说理性,容易让人信服。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一步计算都必须要有依据,不能有半点虚假,经得起验证。数学在授课过程中会“以理服人”,通过不断教学的深入学生也会学会做事要有逻辑性,相信科学、坚持真理,这些品质必将在育人方面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在德育渗透方面巧妙运用数学生活性的特点,更容易让学生觉得有用,从而自觉接受思想教育。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德育渗透中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当前渗透的力度和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力度不足,有的教师只片面追求学业成绩,认为德育属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范畴。过去的学科渗透也只是随口说一两句大道理就过去了,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很多真实的情景和素材放到课堂上,既有图像又有音频的效果,会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动画、微课等资源实现内容渗透,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评价方式,从而实现渗透的目的。


三、渗透方法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丰富思政渗透途径
        数学是纯粹的理性思考,特别是数学知识,都是建立在严密逻辑思考上的。但是数学教育不是,教育是温情的,是富有人文主义关怀的,特别是小学数学,由于所面向的都是小学生,年纪普遍较小,心理比较稚嫩,纯粹生硬的讲解方式不仅会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还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而,在教材内容设计的过程中,也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时候,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和数学历史,在实现知识扩展的同时,也照顾到了学生成长规律,更为德育的融入创造了生存土壤。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从数学知识延伸到现实生活,再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剖析,解读出其中的德育道理。例如,在学习圆周率的过程中,教材会附有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事迹,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关视频播放给学生看,更便于学生去理解和认识,还可以号召学生学习祖冲之对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等,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努力拼搏的人生意识。
        (二)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拓宽思政渗透形式
        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是很多学科中都会用到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促使学生能够提高责任感。让学生在进行共同探讨的过程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促使学生能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提出许多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只会运用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进行探讨的过程中也能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引导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让学习能力强的带动学习能力弱的。教师还可以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竞争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能够在竞争的过程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模式,学生利用电子书包的电子资源学习完多边形的相关概念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多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通过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形式,提高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每一个小组成员能够在探讨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有效地渗透了立德树人的教育。还可以利用电子书包的作品浏览功能,让学生通过留言和送鲜花等形式互相学习。学生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打开了内向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这类学生能够乐于参与到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而不是一个人在痛苦思索,不敢寻求他人的帮助,有效的帮助这类学生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互帮互助,提高了道德素养。
结束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不断融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身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应走在时代的前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并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秀菊.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讨[J].新课程(综合版),2018(09):225.
[2]王东翠.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品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9):65.
[3]王志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思品教育[J].辅导员,2018(27):34+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