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方月红
[导读] 素质教育要求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
        方月红
        固始县第十三小学    河南省信阳市465200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因此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语言文字作为人们表达想法与情感的重要工具,在小学教育教学互动开展中,语文学科本身就具备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修养以及道德情操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渗透路径

        随着教育教学形式改革,素质教育的开展成为教育重点,而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语言文字作为表达想法以及情感的重要工具,让语文学科本身具备了培养学生素质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在教材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材内容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文章形式,如古诗、故事、散文、诗歌、寓言等等,并且文章内容也非常丰富多彩,包括了现代事件、古代故事、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要充分的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教学的渗透,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相应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于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材内容理解文章深层的道德思想内涵;并通过教材中的不同人物,让学生了解到自身蕴含的优秀道德品质以及不良行为与思想,将优秀的教材任务作为自己的榜样,学习优良品质,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1]。
二、在语文的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技能,因此语文教学中有着大量的实践活动,如阅读、朗读、写作以及角色演绎等,教师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朗读作为小学生基础的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章内容,进而用自己的话理解文章中的句子与段落,进而将文章表达的思想传递给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性质文章,让学生进行朗读,在学生自身的阅读以及理解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道德品质。

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展示以及的思维创造,同时写作可以涉及到非常广的面,任何事件或者景色甚至想象都可以作为写作题材。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写作实践中,通过图片或者一则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优良品德,让学生围绕优良品德开展写作,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教师还可以将写作命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让学生走近自然、观察社会,提升学生对于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于国家的热爱,并感受民生百态,树立社会责任感,从而建立起健全的人格。
三、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与爱国情怀,因此教师要合理的进行课外活动素材的选择,选取一些积极正面的案例,开展爱国主义演讲活动,或者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引导学生根据故事进行情景演绎,或者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爱国情怀以及助人为乐的感受,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并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到良好的品格素养,在课外活动中深化巩固学习到的品质与知识,并将学习到的优良品质运用于日常生活[2]。
四、情景创建渗透德育教育
        情景教学可以将语文教材中较为抽象复杂的知识通过生动具象的情景表达出来,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加深语文知识与的德育教育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于德语学习以及语文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结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及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感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网络进行相应情景的搜索与创设,结合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多种感官刺激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进而提升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搜集网络上有关桂林山水的景色图片以及视频,让学生感受祖国风景,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山水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并热爱祖国的品质。

结束语:
        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还可以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课堂以及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还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品质影响学生,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谢晓虹.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4):42.
[2] 宋应凯.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19, 000(001):212-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