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会
安徽省六安市皖西路小学 237000
摘要: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从应用现状看,应用效用相对明显。一方面,采用项目式学习,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类学习资源进行归纳整合,进而在选择与利用的途径下达到资源优化目标;另一方面,借助项目式学习中的系统思维、合作方式、实践体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参与能力与能动能力,提升内化吸收效果,牵引其探索式学习习惯,养成学习中探索创新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专门化的技能训练作用。
关键词:微项目导学;小学数学;新途径
引言
项目化教学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形式,是以特定的学习项目为抓手,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包括数与运算、统计概率、空间几何、方程与代数等多个方面,项目化教学手段能够紧密切合这些数学教学内容,提高数学新知演绎效果,推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一、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项目式学习目前在中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基础学科性质较强和学习阶段较初始的小学数学。其内涵是用问题或者项目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着力点在学科中的知识内容和基本原理,目的是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或者完成项目,能够系统且深入地掌握小学数学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老师发布一个较为系统且规模较大的问题,让学生在持续的学习中去探究完成它。这便是项目式学习的基本内涵所在。项目式学习有如下几个特征,首先它具有真实性这个特征,即要求提出的待解决项目是符合实际的,能在生活中找到联系并且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实施的。然后项目必须是可行的,设计的项目难度要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充分发挥潜能之后达到较高的项目解决水平。然后项目必须是有价值的,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讨论,第一是对于学生有价值,即学生能从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增长,第二是对于实际的生活有价值,即其富含科学原理,能够对实际的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提出的项目还需要具有综合性和德育性,综合性是指项目本身能够涉及多个学科,当然对于小学数学的针对性项目式学习实践,可以只以小学数学的学科教材内容为主。德育性是指,学生除了从项目内获得学科相关知识技能的增长之外,还要能够对社会人文、环境保护、社会公德等各方面产生一些思考。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方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只负责上课,学生只负责听课和完成作业。项目式学习可以给予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引导学生热爱小学数学学科,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客观上小学生可以增长独自学习的能力。
二、项目式学习引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一)源于生活,回归教材
人们的印象中,数学学科就是为了研究图形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其实,数学学科还担负着思维方式的形成,理性思维的构建、科学态度的养成以及语言交流等任务。数学与人类发展紧密相连,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项目学习中,教师可引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选择项目主题,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具体事物入手进行研究,给学生创设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促进教材知识的有效理解,养成学生探究的习惯,延伸他们学习的深度、宽度和厚度,实现思维能力的稳步提升。
例如:在教学《统计》之后,教师可依据学生暑期经历,设置项目学习主题———制订旅游计划,任务布置如下:(1)让学生对暑假期间同学们去过的旅游地点进行调查、统计。(2)依据学生的统计结果找出学生共同去过的地方,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确定下次旅游地点,并设计最佳旅游方案。(3)依据学生制定的旅游方案,作出旅游经费的相关预算,包含交通、住宿、伙食、景点门票等费用。(4)运用课堂教学所学知识,展示上述统计结果,可通过曲线行驶呈现出来。学生按计划任务逐步完成,逐步掌握了统计的实质,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案例中,项目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学生所经历过的,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统计的热情,主动的参与到项目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生活经验的有效累积,深化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升了学生的反思、创新能力。
(二)微项目练习
微项目学习是从项目正常学习模式导出的一种练习方法。微项目根据新的类目标的要求,将数学的基本概念一步一步地解释为一个完整的项目,分为几个小项目单元。通过实施小型项目,学生对项目学习有了更好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项目学习,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的项目学习环境中完成项目任务,并帮助他们学会自主探索学习。
例如,作为分数加减方法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将本课的全部学习任务划分为几个小任务,如分数概念考试、共享学习、分数加法(包括在分母上添加相同的分数,在分母上添加不同的分数)、减法此外,通过将整个项目分为小项目,不仅学生可以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完成整体学习任务。
(三)结合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应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与现实生活相关,具有典型的实用特点在小学一级的数学知识中,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许多知识点例如,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项目学习模式纳入数学教学链,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形式多样化,也就是说,将课堂上获得的数学知识正确地应用于现实中现阶段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直接发展数学知识,关注生活中涉及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期间,教师可以打破常规,带领学生参加分节项目课程,在一天内探索单元内容知识点,并以开放式课程的形式向所有教师展示。教学实施了室内学习和室外联合探索倡议,在室内学习的第一部分,了解对角知识,包括角的含义、分量和测角工具,为第二课的实际探索铺平了道路。在第二节课中,学生面向生活实践,即通过多种研究、测量、言语和设置过程,掌握角度测量方法,可以正确分类和排序。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必须采取合作的形式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充分参与,仔细搜查角落,作出判断,想出测量角落的好办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操作后进行总结报告,操作由成员进行,报告由成员编写。为自我探索启动实验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每个阶段加深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地在小学实施数学项目,还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与帮助,项目学习需要学生、教师以及共同体成员的充分合作与交流,对于小学阶段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能力相对比较弱,在进行项目学习时,可能出现与任务目的偏差的现象,需要教师多了解各小组的活动进程,必要时可以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小学生数学项目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丽丽.项目化学习引领,玩转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2):79.
[2]庄海翔.微项目导学——小学数学学习的新途径[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8):3-8.
[3]刘为国.项目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华少年,2018(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