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陈琳蓉
[导读] 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陈琳蓉
        焦作市温县城内中学北校区 河南 焦作454850
        摘要: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将反思性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贯穿在三个环节中,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做到勤于思考,积极反思,认真复习,养成反思性学习习惯,对于初中生的学习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真正要教授学生的是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方法;探讨
        1做好课前预习反思
        预习的过程就相当于在上战场之前,有了一把武器,就会打倒更多的敌人,让自己能够保持绝对的安全,预习就会让自己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促进自己更好的,得到更多的知识的积累。做好课前预习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要求,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了解老师上课的重点,难点,还可以提高自己听课效率,而且能够在预习当中将自己积累到的问题在上课统一针对性地去听老师讲解,可以在老师上课时得到明确的解答。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的难度不断提高,以及初中生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影响学生的因素很多,多数学生产生了厌倦课前预习的情况。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以及一定的数学经验和事实,结合目前的课本进行课前预习反思。必须从课题教学方法上入手,在课堂上重新拾回学生的预习反思的习惯。在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主要就是进行预习之后的反思总结,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书本的意思,是否能够正确的解决问题。在预习时,教师要要求学生做到“读”“划”“写”“思”四个步骤。例如:在上“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读”——大致的读一遍教材,通过阅读教材,知道这一章节要求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还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及性质。阅读完有关章节的概念后就可以按照课本上所给的例题进行理解,弄清楚各步骤的依据,养成每一步骤必问为什么的习惯。学生也应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做一些阅读时的标注,这样能够让读的时候更加有效率,达到阅读教材的目的。而且可以做一个大体的思维导图,通过这个思维导图,让整个阅读的教材内容清晰地展现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在之后的学习中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划”——在课本中勾画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利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它们的难易程度,可以将比较难的关于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能够在之前阅读时做的思维导图当中标注出来,这样也能够更加醒目,在再一次的预习或者是复习当中,能够准确地找到,不用一遍一遍地翻阅教材。比较简单的知识就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标注,知道这个知识掌握的比较牢靠和稳固。“写”——在理解了例题和做题过程后可以在书上进行演算,并写下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通过在书上的演算来自己独立的思考一下,演算一下,自己独立的写一遍。将一些典型的例题也记录在思维导图上,让这个思维导图更加的有价值,能够富含更多学生的心血和精力,会让学生在之后翻阅的时候有成就感,能够有进一步的反思。“思”——重点在于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根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自我的反思与学习,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本的意思以及例题的讲解,然后可以思考下节课老师所要讲的重点,难点,可以自己对照课本列一个学习提纲,记录还有自己模糊的地方,根据课本的练习,通过翻阅一些课外的资料,或者是课后的练习来做几道有代表性的习题,这样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巩固自己的所学的数学知识,让这个反思过程更加的有成果和效果。


        2上课环节学习反思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战场,课堂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主要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听课效率都影响着最终的学习结果。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也要教授学生正确的听课方法,一味地只听老师讲课和只会低头做笔记都是不可取的学习方法。正因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且数学的难度大,老师在课堂中更应该要求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反思,养成有惑必问的好习惯。上课环节学习反思能够快速的带动课堂,使得课堂效益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难度大大降低。思维得到提高就会突破原有的局限,思考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从而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反思教学能够良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上“二次函数”时,因为这一课时是有关函数图形的,所以教师应该在讲课的过程中结合着图画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老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分组,那小组主要是能够促进他们在课上更好地讨论,能够对于问题针对性地去分析、理解,也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监督作用。让每位学生能够在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因为学生已经预习过了,但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分组来分析一下这节数学课的内容和知识,让每一个组的学生都能够将这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并且老师可以在讲解之前先来询问一下每一个组的代表学生,让这个学生来分享一下,他们组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没有独到的想法和见解?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是不能够解决的?或者是有哪个小组可以到讲台前来分享一下他们组内的讨论情况?然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讨论情况进行自己的讲解,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根据函数的特点画图像,根据题目设出未知数,建立函数关系式,然后再告诉学生们有关这节课的知识点和定义,随后再进行教材上例题的讲解,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之前老师也应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来共同讨论一下这个例题的题目的含义,还有相对应的应该列出的函数的式子,看看哪一个小组可以通过自己的讨论,将这道例题清晰明白的了解下来,让学生能够自我的了解和反思,从而达到更好的上课效果,如,某地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4吨(含14吨)时,每吨按政府补贴优惠价收费;每月超过14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按市场调节价收费.小英家1月份用水20吨,交水费29元,2月份用水18吨,交水费24元.(1)求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和市场调节价分别是多少?在讲述此题时,先要搞清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不等关系,利用函数求极值时,注意自变量的取值是否在题目要求的范围内.[解答](1)设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为X元,市场调节价y元,则14x+20-14y=29,x=1,解得(14x+18)-14y=24,y=2.5.答: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为1元,市场调节价为2.5元.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解答出来,老师就可以再进一步的进行自己的阐述,在教师讲述这道题时,老师也要提醒学生要认真听讲,认真反思与总结,在最后的时候讲完这道例题的时候,老师也应该让每一个组派一位学生到讲台前面说一下,自己组在学习整解的函数问题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情况,组内是通过什么样的协商才解决了这个困难,如果没有解决的话,那么听过老师的讲解,他们有什么深刻的自我反思。这样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解题步骤没有得出结论之前,进行自己的判断以及预算,边听边想。
        3结语
        初中教材难度大,知识面广,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感到吃力,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就可能会使得学生成绩下降。我们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最重要的还要教会学生学会进行反思性学习。注重小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教师教学策略上调整的相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贵普.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分析[J].教育艺术,2020(04):52.
        [2]谢碧秀.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名师在线,2020(06):6-7.
        [3]丽丽.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9(06):224.
        [4]黎庆初.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下旬),2017(15):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