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探析 胡阳琛

发表时间:2021/7/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胡阳琛
[导读] 在我国,水泥混凝土工程分为现浇水泥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水泥混凝土工程。

        身份证号码:35052419831223XXXX
        摘要:在我国,水泥混凝土工程分为现浇水泥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水泥混凝土工程。水泥混凝土的配料拌制阶段需要结合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功能和性能需求,在精准计算之下实施配料拌制操作。基于此,本文对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概述、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技术控制


        在我国,水泥混凝土工程分为现浇水泥混凝土工程和预制水泥混凝土工程。如果我们有浇注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质量问题与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是直接的负面影响,甚至严重的还会影响后期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建筑工地,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态度混凝土搅拌、浇注和做必要的监督。
        1 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性能直接影响到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在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施工步骤较多,工序比较复杂,每一个环节以及材料性质都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重要影响。需要一个完善的体系以便促进整个混凝土施工过程的进行,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来建立严格的施工制度,保障施工人员规范操作,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规范和严谨,施工单位还需要梳理出混凝土加工工序中各个细节的问责制度以及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在出现紧急状况的时候,能够按照预定方案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能够满足要求。
        2 建筑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相关影响因素
        建筑混凝土施工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是关键要素。其中涉及三个方面内容,混凝土的选材、技术水平、技术操作三个指标。混凝土材料选择不当,原材料的种类不合理,不同厂家生产的质量不统一。施工企业在选配原材料过程中,存在质量监督管控不严格的情况,直接影响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效果。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施工技术问题,无法提升施工质量水平。施工需求无法满足建筑验收的质量标准要求。施工人员实施操作过程中,往往以个人行为操作为主导思路,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操作,对施工的每一项环节操作不到位,直接影响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管控。
        3 提高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措施
        3.1 加强材料监管,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为提升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需要从建筑材料、施工人员技术、技术实施环节、监督与管理等众多环节入手,在统一协调共同推进下增强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可操作性,为建筑工程提供重要质量保障。首先便需要加强水泥混凝土中各类混合材料的选择问题,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建筑步骤推进。同时还需要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为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例如,首先需要加强建设过程中材料质量的把控,组织专业材料进购小组进行石灰、沙子、砾石的选择,通过专业的水泥混凝土材料选购来为后续的建设环节提供基础。在材料选购小组进行材料质量把控时还需要防控一些不法工作人员从材料进购时获得不法利益。此外在水泥混凝土建筑中的基础水泥混凝土材料配比需要加强监管,一般水泥混凝土搅拌的比例为1:2.5:4.5(水泥:砂:石子),为防止水泥混凝土搅拌出现配比不当的问题,施工人员可以在搅拌前期按标准进行材料配比,含水量、石灰、石子、砂砾的用量先估算好后堆放,在进行搅拌前直接将分配好的材料一次性放入,避免现浇板现量的状况出现。在水泥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需要经过六小时的抗压能力检测实验证明这一水泥混凝土材料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支撑。
        3.2 混凝土施工工艺水平的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前,企业需要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需求,制定匹配其施工的操作方案。根据施工操作模式标准,严格遵照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操作。以混凝土浇筑为标准,详细的分析混凝土施工工程工艺水平。


在混凝土浇筑前,制定完善的浇筑实施方案。对于不同位置的混凝土进行顺序操作,确保细节符合实际操作标准要求。通过图文对照说明,做好必要的检查分析,严格遵照检查内容处理。一旦模板中出现异物,需要及时进行清理。浇筑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处理严重影响整体混凝土的操作模式内容,严格控制质量浇筑管控水平。浇筑完毕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操作处理,严格控制具体的施工环境,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湿润操作处理,调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水平,加强具体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控制效果分析。
        3.3 浇筑振捣技术控制
        在浇筑振捣过程中,需要根据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对建筑材料的强度和受力能力评测过程相对比较严格,也是影响浇筑振捣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不同房屋建筑类型,所需强度不同,所需受力范围不同,对渗水性以及导热性能要求不同。因此需要对浇筑与振捣技术进行质量控制,在一定温度变化范围内,检测材料的受力变化能力,以及膨胀开裂程度。在执行浇筑振捣之前,需要进场一系列质量检测设备,记录相关土木工程数据,加入缓冲环节,适当增加材料硬度和强度。浇筑振捣技术工艺流程中,需要对木材石材以及金属原料进行质量控制,长度和宽度等技术标准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进行调整。在执行振捣操作之前,需要对水泥混凝土材料的硬度和温度变化进行测定,避免其发生分层离析情况,影响浇筑振捣质量。
        3.4 水泥混凝土浇筑与振揭
        将水泥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并振捣密实是保证水泥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水泥混凝土浇筑浇筑水泥混凝土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堵严缝隙和孔洞,方能浇筑水泥混凝土。为确保水泥混凝土工程质量,水泥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浇筑水泥混凝土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水泥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自由下落高度较大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以防比水泥混凝土产生离析。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板可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但为方便施工缝的处理,一般留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在主、次梁的肋形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底留置在次梁跨变中问1/3范围内。
        3.5 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法
        该方法主要是用于检测材料应力应变和强度间的相关性,超声传导速度能间接的呈现出材料弹性高低、塑性指标等,但缺乏深度性。若在实践中,相关人员能巧妙结合超声与回弹值,则能更为全面的测评混凝土的强度。在表层混凝土与剪力墙浇筑工序结束后,就可以借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获取超声波经由混凝土的速度(v)与回弹反弹值(N),随后利用两元非线性回归测算出混凝土对应的强度:f(R)=f(v·N)。采用该方法检测混凝土质量,不会对初有结构完整性造成损伤,并且能便捷、快速地测量出混凝土强度的真实值。由此可见,为全面提升混凝土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实践中的相关人员要立足于工程实况,联合使用多种方法手段,及时发现混凝土的质量缺陷,指导施工单位作出有效处理,以从根本上保证建筑项目的建设质量。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简单地说,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因为水泥混凝土本身具有较强的刚性,强度高、耐久性和稳定性更好的优势,国内外现在开始逐渐增加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的研究,促使水泥混凝土结构设计变得越来越完美,比以前更广泛的应用。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施工过程,为施工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成强.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探析[J].安徽建筑,2021,28(05):44+91.
        [2]易军.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质量与市场,2021(07):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