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山东诸城 262200
摘要:近年来,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重特大生产事故时有发生,恶性事故的惨痛后果和无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令人震撼。每一份事故分析报告,总能披露出生产事故发生前的各种问题,事故隐患受到的漠视。危机心理干预,就是要给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心理支持,以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平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力求最大程度解决人们面对自然灾害事件时的心理危机。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事故应急救援;应激反应;应用
一.前言
目前,我国仅各类突发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就使2亿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上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恐怖主义活动等的受害者,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巨大群体。巨大的灾难一下子就把人推向了绝境,很少有人有能够承受应付灾难的足够力量。突发灾难事故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往往会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在死亡、损伤、失去面前,抚平人们心灵伤口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心理救治。如果不能及时适当地干预,甚至可能会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研究表明,对经历创伤性应激事件的人们进行心理疏导的理想状态是:当不可逆转的灾难降临时,以临床医生、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们组成的救援人员能够形成一个有力的心理支持体系,使得灾后人们的应激性心理障碍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二、事故受害者应激反应的原因和表现
心理应激反应产生的原因: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因素;既有物理的,也有生理、心理的因素;还有社会文化等诸多综合因素。灾难是一种社会性应激源,而这种应激源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速度快、应激强度大等特点。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的时候,个体会陷入严重超负荷的心身紧张性反应状态中,机体内、外平衡被打破,从而出现一系列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导致广泛的精神痛苦,同时影响人际交往、工作与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突发事件的威胁性、紧迫性、震撼性和后果不确定性,是造成个体心理应激的根本原因。
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心理应激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由于处理心理应激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对于大部份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来说,应激反应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极端的影响。少数人的创伤状态会渗透进其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不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广泛的精神痛苦,同时影响工作与人际交往,可持续数年甚至延续终生,致使生活质量下降。灾难发生后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急性应激障碍(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焦虑、分离障碍、乙醇、药物滥用、自伤、自杀等。在情绪方面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疑虑、悲伤、沮丧、忧郁、易怒、绝望、麻木、孤独、紧张、烦躁、自责、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在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梗死感、肌肉紧张等。在情绪方面表现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在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在行为方面表现为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三、心理危机干预在事故应急救援及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一)应激反应的心理应对机制
1、建造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个体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一般认为社会支持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目前,社会支持对健康的保护机制主要有两种假说:即缓冲作用假说,认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并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突发事故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其次是独立作用假说,认为社会支持不一定要在心理应激存在下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社会支持本身的作用,以缓解受灾者的情绪进而促进健康。根据后一假说,普遍改善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将有利于促进健康。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来自家庭亲人的关心和支持,能帮助受害个体分担压力和忧愁;及时的心理干预救助和社会各界的热心援助都可成为极有力的社会支持,带给受害者持久的温暖、安全,重振生活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2、重建正确的认知策略。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心理是建立在对应激源(突发灾难事故)的重新评估之上。即提供灾难相关信息,帮助危机个体正确认识灾难。个体对灾难的认知会影响其应对方式,因此应帮助个体客观、理智地面对现实,纠正错误、不合理认知。突发灾难事故发生后,受害者是否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是否会成为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与个体的认知模式有关。恐惧、抑郁情绪可导致个体的认知功能障碍,使人失去目标,丧失活动能力和生活兴趣,甚至自恨和自杀。因此,护理工作主要在于纠正其不合理思维,提高受害者应对生理、心理的应激能力。
3、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网络。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受灾后的人群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文明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救援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目前,灾害心理干预大多在事件发生后被动参与,主动干预比较少,还未把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完整的救援体系包括物质支持、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心理救助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政府对灾区人们的人性化关怀。在各地成立精神卫生干预网络,举办学习班提高干预网络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对社区卫生人员、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培训。这样在灾难发生后,才能对受害个体进行迅速有效地心理危机干预。
4、培养乐观的思维方式。乐观的人与悲观的人相比更不容易得病,能够从疾病中更快地恢复过来,更加健康长寿。塞利曼格研究显示,乐观思维方式(optimistic style of thinking)有三个特点:乐观思维方式将不愉快的经历归因为具体原因,而不是盲目扩大归因范围;乐观思维方式倾向于将问题归因为外部原因,而不是内部原因;乐观思维方式会假设导致痛苦和疾病的原因是暂时的。塞利曼格认为乐观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学习的,在本质上,乐观是通过培养建设性的思维方式,自我评估及行为规划习得的。
四、结束语
重大事故往往对人员产生重大心理影响。结合事故发生程度的大小,可以制定不同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并且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提出不同级别心理创伤人群自我心理调节和治疗建议。
参考文献:
[1]闫振福.大数据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8(10):123-124+130.
[2]李鑫岩,赵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7(30):206.
[3]宋晓明.重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长效机制的构建[J].政法学刊,2017,34(05):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