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 付江辉

发表时间:2021/7/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付江辉
[导读] 当今社会人们的环保意识正逐步提高,"节能减排,健康环保”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发展方向

        上海宜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900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的环保意识正逐步提高,"节能减排,健康环保”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全社会各行各业中掀起了新的的浪潮。树立节约型社会理念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这种行为应该具体到建设节约型城市、节约型企业、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家庭上,落实到每个人的行为理念和思想意识上。建设项目作为经济社会比较活跃的组织构成,如何在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也是项目管理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战略发展的号召,积极参于建筑施工过程中节材、节能、节地、节水活动,让建设项目在开展中也能节能,本文重点介绍了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阐明了工程项目节能的几大措施。
        关键词:能源节约;管理;节能措施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作为项目建设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把图纸转化为实体结构的实际操作过程。在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巨大的资源,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想要创造更好的效益,实现高性价比的社会竞争力,施工节能也是实现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施工过程中的节能管理是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有效措施。
        1.节材措施
        工程建设项目中,材料费大概占总成本的60%~65%,是整个费用组成的主体之一,建筑材料的价格将会严重影响工程造价,同时也直接控制施工管理成本。材料费用管理对施工企业施工成本的控制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研究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料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合理节省是必要的。在节能管理措施上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图纸会审时,应把审核重心放在降低建筑材料损耗,争取比定额下浮30%。
        (2)参照工程进度,严格控制材料进出场时间节点,合理安排库存。
        (3)堆放场地规划要合理,减少施工材料的二次搬运。建立健全保管制度,责任落实具体使用人员。
        (4)周转性材料占施工费用的比例很大,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提高脚手架材料和模板等材料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次数。
        (5)对于安装上材料的使用,采取优化安装方式,如果调价允许提前在安装工程方案优中采用预留、预埋管线等方案。
        (6)根据周边市场环境,选择施工材料时应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争取施工上用料附近材料占比达到70%.
        1.1结构材料
        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提高材料数量、供应速度、效率的准确度,采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保证材料的质量。与时俱进采用BIM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特别是对大体积混凝土、大跨度结构以及安装工程中措施材料用量。在工程开工前,对钢结构构件、钢筋下料方案进行优化,进行数字化建模复查准确无误后方可批量加工。大型钢结构采用工厂加工制作,现场分段吊装,优化安装方案,选取经济合理的吊装方案。
        1.2装饰装修材料
        贴面类材料应提前进行总体策划,增加使用整块使用效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及替代性木质板材。防水卷材、墙纸、涂料基层等必须符合规定,避免起出现施工事故。油漆和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及时封闭,并注意防火。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板材中木制品及装饰材料尽量原厂定制。
        1.4周转材料
        应选用耐久性、周转材料易于维护及安装方便的机具。优先选用专业化的施工作业队伍。周转性材料的特点选择利用效率高的模板,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模板方案进行优化,可选用国家推广使用定型铝模板。外脚手架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用整体提升架、型钢悬挑架或落地式脚手架。现场办公室、生活区房屋采取可循环利用的活动板房,施工现场使用的封闭式围挡,应采用装配式施工可重复使用,在项目中临时用房及施工围挡等可循环施工材料的重复使用率在70%以上。
        2.提高用水效率
        2.1施工过程常见的节水措施
        施工中水资源消耗主要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施工中用水。主要包括现场搅拌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现场混凝土构件养护用水等方面。二、生活用水。主要包括办公区用水、生活区用水以及消防用水,从建筑施工项目的特来说,会形成大量人员的密集聚集,食堂、洗浴、卫厕等方面会消耗大量水资源。所以在项目施工活动中要制定先进合理的节水管理措施。
        (1)施工用水量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布置设计,管线的布置、管径的选择、材料的选用等都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计算获取。
        (2)为能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应采取措施减少输水管线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选择节水型的用水设备,特别是在生活用水和施工养护用水等方面。
        (3)现场喷淋降尘系统、绿化浇灌和施工现场路面降尘喷洒都不宜使用市政水源。
        (4) 生活用水与施工用水应采用用水定额指标,使用计量方式进行管理控制,施工现场用水建立水资源收集系统对水资源进行节约和利用。
        (5)对于大型的工程项目,可根据施工特点分单项主体、标段、不同施工队伍生活区,若具有条件可采用计量用水。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2.2非传统水源利用
        施工项目在全生命周期活动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节约用水是绿色建筑评价有关指标之一。除了水资源在施工过程的合理节约,使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也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绿色建筑申报评价条件中,采用这种方式也是其中一项前提条件。



        在传统项目中考虑非传统水源利用既要切实可靠又要经济合理,目前常规的非传统水源统计如下:
        2.2.1基坑水
        从现在建设工程项目结构体系来看,基础结构越做越深,在基础施工开挖的过程中基坑降水是一项必不可少工作内容。地下水具有较好的水质,且降水工程要一直持续到地下结构完工之后,或者更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基坑排水得不到充分利用,对工程节约上将造成不小的经济浪费。基坑降排水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且利用简单,经过简单的沉淀或化学原理就能够满足工程中很多方面的用水问题。
        2.2.2雨水资源
        不同的地区降水量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但雨水资源具有经济、便利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雨量充沛。在项目上通过简单的收集,就能实现雨水高效利用。
        2.2.3施工用水的二次利用
        在土方工程施工阶段,土方运输车辆的冲洗用量很大。在利用非传统水源用水的同时,二次利用水成一种新的水源,也是符合水资料循环利用的重要方式。目前是施工现场常用的冲洗装置包括人工冲洗、自动冲洗设备和洗车池冲洗,这些方式都用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如果再使用中不加以利用直接排放,也会给环境带来污染。经过简单的沉淀或者化学处理,二次利用的效率很大,但花费的费用却很小。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是指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自来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冲厕等杂用的水量占总水量的百分比,在相关规范中已经将非传统水资源使用率进行指标的量化。为高效节约非传统水资源提供了有利的科学计算依据,在今后的施工管理中,为绿色建筑的评价提供了有效依据。在工程项目上争取非传统水资源和多次利用水的使用量不小于30%。
        3.节能措施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树立节能意识,加强员工节能思想并融入到现场管理的实际行动上。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施工能耗指标,选用国家、行业推荐的高效、环保、耗能低的施工机具,如变频技术、自动控制设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分别对施工生产、生活办公等用电进行指标控制,定期、定量进行对比、核算,分析原因建立预防和纠正措施。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入手,在施组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编写把节能措施考虑进去。成立节能QC小组课题研究,多人参与集思广益,改进施工生产工艺,找到降低能耗的办法。同时考虑当地气候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地热等。
        3.1机械设备与机具
        现场施工机械设备是消耗能源的主要对象,在节能措施上应重点管理。建立机械设备使用制度和用电、用油档案登记。施工中使用机械设备要坚持低耗、高效的原则,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避免大功率设备在无负荷或低负荷状态下的运行时间。对实际操作人员在施工前进行交底,使用熟练的操作手作业。
        3.2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生产、生活及办公等临时设施根据场地自然情况来确定形状、朝向,来获得良好的光照和通风。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制度办公室、宿舍用电管理制度,规定施工时间和空调的使用温度,用电设备在无人使用的状态下及时关闭。
        3.3施工用电及照明
        现场临时用电的布置设计要合理,宜使用能自动控制的设备,使用节能型电缆,降低用电损耗。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的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太阳能发光、发热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普遍得到利用。根据建设项目施工作业人员聚集的特点,可以利用太阳能照明灯照明,充分利用太阳能热水器解决取暖、洗澡等问题,也是节约施工用电的一项重要措施。
        4.节约临时用地措施
        临时用地平面布置时应按用地指标最小值进行设计,在满足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紧凑合理。根据工程项目现场作业条件确定临时加工区、堆场、作业棚等设施用地指标,同时尽可能减少用地死角和无用地,确保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4.1临时用地保护
        深基坑开挖前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进行土方平衡计划分析,降低土方开挖和回填量。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土地的影响,保护周边的自然生态坏境。当红线外临时用地选用荒地、废弃地,拒绝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对临时占用的红线外土地进行恢复,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2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平面布置作为项目管理科学性管理的表现,依据施工总体部署,绘制施工不同阶段的平面布置。要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施工道路、管线设备为工程项目服务。在施工场地布置时要充分考虑钢筋加工区、原材料堆放区、成品堆放区、木工加工棚等临时性设设施和塔吊、施工便道之间的关系。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如果场地布置合理可以减少材料装卸过程中吊车二次搬运的费用。办公区和生活区临时用房应采用经济、合理、外表美观、占地面积小的便于安装的多层轻彩钢板房或者标准化装配式结构建筑,在条件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原有场地建筑。施工平面合理布置不仅能在施工中有效节约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更是一个企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重要体现。
        5.结束语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正处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始注重多样化的企业经济效益。未来,环能型工程项目管理会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在施工成本中更具有实际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企业自身管理节能措施对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运用节能的措施不仅会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益于解决大量的建筑资源在项目上的合理利用。最大程度的在管理措施上控制资源的合理使用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高千里.论建筑工程材料造价管理.企业与管理.2012(6)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3]郑晟.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的研究.山西建筑.20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