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研究 李江涛

发表时间:2021/7/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李江涛
[导读] 本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现代化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现状加以阐述

        乌兰浩特市誉达口腔医院 137400
        摘要:本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现代化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现状加以阐述,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整合档案资源、规范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成效以及加大网络安全管理,确保档案信息完整性等措施,希望能为有效推进档案信息建设及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资源


        引言: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也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全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有利于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档案资源利用率。如何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及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现代化重要性分析
        1.1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性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无纸化办公、办公现代化逐渐成为新时代行业发展主流趋势,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档案资源利用率提升,也能有效弥补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弊端与不足,实现公文、档案、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构建,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1]。新时代背景下,档案及各类资源开放程度提高,实现档案资源利用最大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核心内容,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档案资源作为国家信息资源重要组成,融合信息计划,全力推进档案事业信息化建设,既能为我国战略发展奠定基础,又能达到全社会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效果,从而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持。
        1.2档案管理现代化重要性
        档案管理现代化实现是社会管理信息化发展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信息技术被普遍应用于各行业领域中,不仅对我国行业发展模式有着一定影响,其各种先进档案管理手段的运用,为档案管理制度建立、资料收集与整合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存储等方面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持续推动着我国档案事业向现代化发展。档案事业管理质量及发展水平对各行各业发展有着较大影响,在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及社会管理环境愈加成熟作用下,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诸多新问题、新情况,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有利于缓解当下我国档案事业发展与时代不匹配矛盾,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档案信息服务,将档案资源应用价值最大限度发挥
        2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现状
        通过对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档案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对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提高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其主要原因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相应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未完善,加上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没有明确制定和落实,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严重缺失规范性,难以推动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改革[2]。此外,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缺乏现代化管理意识,对现代化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及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缺少动力,最终形成我国档案事业与时代发展脱节严重。因此,若想实现档案信息化有效性建设以及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提高,必须要解决目前档案管理中现存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意识,以此来确保相应措施落实到位。



        3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及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完善基础设施,全面整合档案资源
        为了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有利于全面整合档案资源,提升档案资源利用率。现下正处于信息时代,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能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同时也能成为各企业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手段。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多种类型,如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胶片等,通过利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来完成档案资源格式转化,转化为电子档案信息,便于更好地管理档案资源同时,也能有效解决传统档案资料存储形式潜在问题,防止档案资源丢失。完善档案数据库、档案管理系统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等设施,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提升档案信息查阅速度,进而达到档案资源价值充分利用目的。
        3.2规范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成效
        若想有效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性十分关键,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根据现阶段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要求,结合当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遵循规范性建设原则,出于对档案信息化系统复杂性综合考虑,衔接好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每个环节,并统一与践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进而实现档案信息化标准性、规范性建设目的。健全与完善的信息资源系统是采集档案信息前提,落实该系统信息采集标准及技术应用明确,以此来达到快速转换档案信息的效果。例如,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需要扫描纸质档案才能将档案信息资料存储于计算机数据库中,并且对档案信息录入及审核工作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一旦此环节出现误操作,不仅极易导致档案信息受损,也增加档案信息资料丢失概率。规范化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成效。
        3.3加大网络安全管理,确保档案信息完整性
        档案信息化建设以互联网为依托,开放性、虚拟性是互联网明显特征,加大网络安全管理,更加有利于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避免档案信息化系统被网络恶意攻击,进而导致档案信息资料丢失或被恶意泄漏,降低档案信息化管理效果同时,对我国档案事业良好发展也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完善网络安全建设,基于现代先进网络技术,盗窃档案信息资源手段愈加多样化,严重威胁档案信息资源存储安全;待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完成后,应做好与落实配套网络安全管理举措,为数据库系统高效运行及使用提供安全保障。针对重要且敏感性档案信息存储,需要对其进行备份,同时隔离公共网络,一来避免被木马、病毒等恶意入侵,二来加强防火墙技术应用,从根本上确保档案信息完整性以及存储安全性。
        3.4转变档案管理模式,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求,通过对以往档案管理情况调研与分析,在传统管理模式影响下,不仅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其档案管理水平也一直难以提高。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档案事业发展也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转变原有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同时,也要精准落实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有效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增强现代化管理意识,提升对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重视程度,使其将现代化意识充分融入当下档案管理工作中,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其次,创新档案管理模式,简单性收集与整理档案信息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主要工作内容,促使档案资源利用率不高,无法将档案资源价值充分发挥,促进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深度结合,为档案信息数据管理、传输、以及共享流程优化提供便利,实现精细化档案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是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档案管理流程,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实现档案资源最大化利用,切实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而为档案事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薛瑞娟. 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探索[J]. 商品与质量,2020(1):42.
        [2] 刘天龙. 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探究[J]. 科学与财富,2020(19):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