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 马文波

发表时间:2021/7/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马文波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当前阶段的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安全管理水平的培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育安全发展相关理念

        开封市祥符区烟草专卖局  475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当前阶段的企业运行发展过程中,安全管理水平的培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育安全发展相关理念,提升专业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为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的实现,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将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实现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断就各种的安全风险,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处理方案和应急预案。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安全预警


        引言
        随着企业越来越精细、越来专业化、越来越系统化、越来越复杂,在新时代对企业来讲,为使其宏伟精密的工程在生产过程中能安全、有效地顺利建成与运行,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生命与健康至上的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推行各项安全管理强化方法,使事故发生概率显著降低。本文从企业安全管理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研究,供其他企业提升安全管理借鉴。
        1新时期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安全专业化、生产工艺复杂化、创新技术多样化,经济迅猛发展,企业生产效率和成产量也随之大幅度提升,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多和风险增大。当作业人员处于繁忙的生产工作环境之中,如果员工存在操作不当时,会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安全事件发生,甚至会导致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因此,企业需要时时刻刻对生产全过程强化安全管理,对安全生产责任、操作要领落实到岗位、到人员,努力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管理和控制。企业主管部门是企业经济及生产活动的管理机关,按照“管理生产同时管理安全”的原则,在组织本部门、本行业的经济和生产工作中,同时也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督促所属企业事业单位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根据本部门、本行业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管理法规和技术法规,并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依法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在生产产品实现过程中,对发生的潜在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等进行补救,并确保隐患排查治理以及风险管控有效,从而在安全状态下完成生产任务。当下,大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体系已经形成,不仅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也使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而且使设备设施正常运转构建起了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但是,站在宏观的视角下来看,时有各类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新时代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势在必行。
        2企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1人为因素
        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过程中,都有人的参与,正是因为人员的参与,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存在着巨大的管理漏洞,对人员的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部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足、安全意识薄弱,由于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不规范操作行为等,给企业的正常生产与运营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根据有关事故原因调查,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比非常高,这决定了企业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人为因素的管理,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可能存在的人为因素安全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策略。
        2.2环境因素
        部分企业的生产比较特殊,生产作业进行的过程中,往往对于生产环境有着严格的标准,部分安全风险或者安全事故的出现是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当在企业生产作业开展的过程中,缺乏对现场的环境管理时,可能会导致在生产作业开展时,由于环境问题引起现场的安全风险而引起安全事故。在一些特殊的作业条件下,可能会伴随着一些极端的气候条件,这些恶劣的气候给生产作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干扰了正常的作业。



        3企业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
        3.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开展管理工作需要依靠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优化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想要顺利有效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必须依靠制度支撑。因此,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依据和保障,实践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需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构建人员管理制度。当下,大部分企业智能化生产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仍然需要作业人员对生产设备进行操控和调整,作业人员操作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安全,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约束作业人员行为,利用构建管理制度和外力来提高安全意识、有效约束自身行为。简而言之,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上,用具有约束力的管理制度对作业人员操作行为进行规范。除此之外,将思想培养以及能力提升当成切入点,对人员管理制度体系进行构建,使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产生正确认知,有效掌握相关防范安全事件和应急自救知识,从而使企业安全生产得到保障。第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应用和管理不当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需强化重视完善设备安全管理。首先,采购设备时,需要对设备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筛选,从质量到相关参数再到生产商需仔细核查,使设备与企业生产需求相符合的同时,也无安全生产风险;其次,大幅度降低现有设备事故发生概率,强化设备故障检查和维修,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时,也保证企业安全生产。
        3.2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作业人员规范性和标准性的操作,对企业生产安全产生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时,需要对作业人员影响因素的可控性进行提升,对安全生产意识和规范其操作进行提升,保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案一丝不苟地有效贯彻实施。为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需要强化企业管理者的安全生产意识,确保管理者全面有效落地企业的安全生产理念,以此来培养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在进行实践时,管理人员需要全面遵守以人为本理念,以此为基础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引导培养,使其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要求进行全面实践。再次,构建针对性的培养机制,依据生产环节安全隐患和作业操作标准,培养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还应对以安全生产理念为核心的宣传工作进行完善,营造适合的工作氛围或环境,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3.3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企业安全风险的管控过程中,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相关管理人员在发现了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后,要立即根据现场的安全风险类型和影响程度,及时采取可靠的安全控制措施,促进生产的高效、安全进行。技术人员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只有做好了对技术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才能够使得各个岗位上的技术人员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素质优势,不断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有效的技术规范和指导。在技术人员的培训方面,要注重技术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使得各个技术人员在技术指导的过程中,注重安全考虑。
        结束语
        企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安全管理已然成为了重点性的管控任务和工作。各个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安全风险的分析和掌握情况,积极引入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思维,通过先进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来促进各个环节安全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最大程度上通过安全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海霞.锌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536(20):31+33.
        [2]张武星.石化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中的问题与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9,19(09):50-53.
        [3]李博,胡章地,胡大顺,等.漂流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分析与管控[J].科技经济导刊,2020,723(25):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