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外壳”下的迪士尼电影《花木兰》的价值观分析 刘娟1 孙斯瑶2

发表时间:2021/7/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刘娟1 孙斯瑶2
[导读] 电影《花木兰》是美国迪士尼公司以中国民间乐府诗《木兰辞》为原型创作的商业动画片,该片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元素

        1.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2.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传媒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摘要:电影《花木兰》是美国迪士尼公司以中国民间乐府诗《木兰辞》为原型创作的商业动画片,该片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自上映之日起,就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这部披着中国元素“外壳”的美国动画电影是否准确地阐释了中国元素,值得我们深究。本文重点分析《花木兰》中对中国元素的“外壳”和“内核”的把握情况,阐述《花木兰》中所反映的美国价值观,旨在全面把握花木兰作为中国元素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元素;花木兰;文化传播


        所谓“中国元素”,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及其文明在其孕育、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各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与传承的、反映中国文化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元素和无形的精神元素。这部电影获得了3亿多美元的全球票房,欧美市场所贡献的比值更大。美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但它不似中国那样历史悠久,本土文化底蕴并不深厚。迪士尼公司作为美国主流文化的输出者,它借用中国元素的“外壳”进行二度编码,植入美国价值观,使得影片的中国元素“外壳”呈现和“内核”表达不一致。
        一、中国元素的“外壳”呈现与“内核”表达的不一致
        (一)对中国“龙”的改造
        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图腾,象征着权威与力量,是中国人的崇拜之物。中华儿女更是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人类应是臣服于龙之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古代皇帝以“真龙天子”自居,来彰显自己的权势。
        电影《花木兰》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配角当属花木兰的伙伴兼助手木须龙,它以“龙”的身份出现,却又不符合中国人心中龙的形象。它身形矮小、全身通红、酷似蜥蜴,与中国传说中高大威猛的形象大相径庭。除此之外,它还有着美国人的诙谐与幽默,打破了中国人对龙的敬畏与虔诚。其实,迪士尼电影中经常会用一些动物作为配角来起到逗笑观众、调节气氛的作用。显然,木须龙在《花木兰》中就充当了这个角色,它怪异的外形、滑稽的话语和动作,时不时令观众捧腹大笑。虽然,迪士尼考虑到了观众的需求,但却忽略了龙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将中国龙的形象丑化,遭到了众多中国观众的诟病和不满。
        (二)对中国人祖先崇拜的片面认识
        祖先,在中国人心中是有别于任何凡俗事物的神圣存在。他们既有美好的品格又保持着极高的威严,是后人所尊崇的榜样,是整个家族的脊梁。祖先被后人供奉在祠堂之中,所以,祠堂是一个绝对庄严、绝对肃穆的地方。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是中国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著名人类学家林惠祥说:“祖先崇拜在中国最为繁细,而且也很特别。对于祖先的崇敬可谓达于极点。食物、冥钞及别物的祭献,木主的供奉,忌辰的举行,祠堂的设立,每年的扫墓,春秋的大祭,以及此外许多事件合成一个中国式的祖先崇拜系统,其中有些与野蛮人相同,但其繁细的程度终非别地方所能及。”祖先崇拜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对于美国来说,这是新颖而又陌生的,这也就决定了他们无法准确理解其中深意。
        影片《花木兰》中塑造的祖先形象以半透明的魂魄形式出现,并且只有上半身,这与中国人心中祖先盛大光明的形象大相径庭。在得知花木兰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消息时,他们开始吵闹,推诿责任,完全不符合中国人心中祖先应有的品德与威严。当木兰荣归故里,为家族争了光时,他们又在祠堂,那样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开起了Party,边唱边跳,气氛十分轻松活跃。这些情节虽然增加了整部影片的趣味性,却完全忽视了中国人对祖先的敬畏之情。
        (三)对中国封建礼制与等级观念的片面认识
        上古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礼”的思想,在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中,产生了“礼制”,强调尊卑观念和等级秩序。于国,皇帝是一国之君,所有人都应绝对服从皇命;于家,父亲是一家之主,晚辈应恭敬、孝顺、不忤逆。这种礼制与等级秩序在中国封建社会是非常严格的,任何人都不可违背。
        在影片《花木兰》中,木兰因反对父亲出征,在吃晚饭时与父亲发生了争吵,随后跑出了屋子,这在中国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出现的画面。故事的末尾,木兰将单于打败,救下了皇帝,皇帝十分感激地对木兰说:“你救了我们所有人。”并向她鞠躬致谢。将军李翔和宰相赐福还携全城百姓下跪向木兰以示感谢。皇帝甚至将自己地贴身物件亲手挂在了木兰的脖子上,而木兰也以一个拥抱回应了皇帝。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绝对权力的拥有者,是不可能向一个普通百姓鞠躬的,即使他有多么伟大的功绩。皇帝更不会容忍自己的臣子和百姓在自己面前向别人下跪。迪士尼希望将平等的思想融入影片当中,却完全忽视了中国的社会现实。
        总而言之,作为一部“黄皮白心”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虽然在人物的外观形象、背景美工及部分的中国传统思想上予以了尊重与保留,但却在主要的价值观念上进行了深度的美国式改造,使木兰故事彻底变了味道,偏离了木兰这一中国元素原有的深刻内涵。
        二、从《花木兰》中美国价值观的植入
        个人英雄主义和女性主义是美国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主义”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法国评论家艾利克斯·德·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个人主义”代表个体具有独立人格,在社会中具有自主决策权,“也就是说他或者她能够自由选择与自己发生联系的人或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义务或责任接受社会非约定性的强制。”而“女性主义”这一概念则是在1791年法国大革命的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热发表的《女权宣言》中首次提出,《女权宣言》的开宗明义认为:“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
        随着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政治地位的提升,“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这一概念进入美国,并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具体内涵表现为:高度重视个性自由、自主选择、自力更生、尊重隐私、尊重女性,同时强调自我价值,歌颂个人的力量,鼓励人们认知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些价值观影响着美国人的思维、行为和生活,鼓励每一个美国人追求自由,依靠自身的顽强意志去努力拼搏,获得成功。在这些价值观的影响下,美国电影中出现许多具有超乎常人意志的主人公形象,他们在追寻自我的过程中彰显出了令人敬仰的精神。如美国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第一滴血》、《空军一号》等,美国女性主义电影《末路狂花》、《时时刻刻》、《迷魂记》等。这些电影中的主角都个性独立,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战胜邪恶,实现自我价值,歌颂了人类个体力量的无限。
        (一)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是客观的,是“人”本性中与生俱来的。其主要特点是渴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自己受到关注,好张扬个性,以自我为中心。将个人能力最大化,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最佳证明。



        在该影片中,征战的号令发出,木兰毅然割断长发,穿上铠甲,拿起利剑,替父出征。军营之中,木兰不仅遭到了战友的排挤,训练时也丑态百出,此时的她只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小人物。但她不屈不挠,不断尝试,最终解决了李翔留下的难题,成功取到了木桩上的苹果,也获得了队友的认可。在与匈奴大战时,敌我双方实力悬殊,木兰临危不乱、急中生智,利用雪崩使匈奴全军覆没。木兰也因此实现了个人价值,从小人物成为了大英雄。《木兰辞》中写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突出的是集体作战的团结精神。而在影片《花木兰》中,这一仗,不是中国式的团结协作而取得胜利的,而是美国式的通过一个小人物的聪明才智而取得胜利的。就在大家以为大获全胜,班师回朝准备庆祝的时候,木兰在雪地中意外发现单于的阴谋,她立即回京报信报信,奈何没有人愿意相信她。在匈奴人挟持了皇帝,众人破门营救无果时,木兰再一次展现了她的聪明才智,将士兵乔装成嫔妃,带领他们翻墙进入,成功解救了皇帝,也解救了李翔。木兰斩断绳索与单于单打独斗,巧夺单于宝剑,最后将单于送上了西天的场面,更是将木兰的英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皇帝向她鞠躬、全城百姓向她下跪致谢,这一刻,她是所有人眼中的英雄。她终于实现了自我价值,也为花家争了光。
        (二)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归根结底就是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女性主义运动发展到鼎盛时期。迪士尼为了迎合女性主义觉醒的大潮流,将女性主义添加进了《花木兰》中。
        在该影片中,木兰在相亲失败后十分慨叹,用歌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疑惑与渴望:“我不愿为出嫁装模作样......为何我的影子是那么陌生......看看我水中的身影,如此慌张不愿扮作新娘,也许是还想能继续飞翔。哪怕是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想要离开家乡......”她不希望自己被三从四德束缚,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而是对自由充满向往,渴望找到自己飞翔的方向。当她割断长发,身披铠甲,手握利剑时,她并不是想成为一个男人,她也从未对自己的女儿身有过任何嫌弃,她只是希望可以在战场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军营生活中,她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女人而放松训练,而是比男人们更加努力,更加刻苦。在同萧关一战中,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击溃匈奴,成为英雄。就在她以为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时,却被发现了女儿身的秘密,她被遗弃雪山。在雪山中,她十分落寞,怀疑起了自己替父从军的理由,:“或许我这么做不是为了我爹,而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我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而不是一个待嫁新娘,可惜我错了,我还是我自己。”就在这梦碎之时,生还的匈奴人又为木兰提供了一次机遇,她发现单于未死的秘密,并得知她的阴谋,她回到京城通风报信,又一次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击败了匈奴。这时,她以女儿身受到了皇帝的鞠躬与全城百姓的下跪致谢。
        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与女性主义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从最初的英国殖民地,到在不断地抗争中逐渐兴起进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个国家自成立起就不断地开疆拓土,在不断的征战中,美国人普遍具有一种相似特征:崇尚英雄,崇尚成为以一己之力征战四方的大英雄。美国在建国之初发表的《独立宣言》中,将平等与自由思想放在了首位,美国人民一直为此努力,努力实现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在女性主义运动的鼎盛时期,当花木兰这样的英雄形象出现在迪士尼的视野中时,他们不可避免地在她身上植入了个人英雄主义观念与女性主义观念,这一点是非常符合美国国情的。
        三、对中国元素“花木兰”的思考
        (一)立足本土文化,尊重文化差异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历史背景、地缘环境以及人种和民族特质等诸多方面既有的差异和多样性,决定了文化之间无法消弭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改变这种差异,所以必须学会对不同的文化保持尊重,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它,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去接纳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盲目的抵制与排斥。但宽容与接纳的前提是,我们必须立足于本土文化,时刻保护我们的本土文化不受侵害。在影片《花木兰》中,因为中美两国的文化存在差异,导致迪士尼对中国元素产生了许多消极的认识。例如:“龙”的形象被丑化。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祥瑞,但在西方文化中却是象征着邪恶。在基督教徒看来,龙与导致原罪的蛇同宗。在《圣经》中,dragon 经常被看作是恶魔撒旦的化身。《新约·启示录》记载:“The great dragon was hurled down—that ancient serpent called the devil,or Santa,who leads the whole world astray.”(巨龙被摔了下去,这条古老的蛇被称为恶魔,或撒旦,他把整个世界引入歧途。)龙在基督教文化中是绝对恶的象征。文化的差异根深蒂固,我们既要为本土文化的原貌坚定地发声,又要理性分析他国借用中国元素时产生消极认识的原因,尊重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避免刻板印象,实现文化宽容
        李普曼认为,刻板印象是将各种形象组织成一些固定和简单的分类,并用来代表所有人的方法。刻板印象是态度和行为倾向的组合。在人们对特定群体形成刻板印象之后,就会选择性注意和理解该群体的行为,不断寻找符合自己观点的证据,进一步巩固刻板印象。自1929年起,中国元素就已经出现在了好莱坞电影的荧幕上,但当时荧幕上的华人形象多是邪恶的、阴暗的、丑陋的、残暴的。美国媒体当时更是以“黄祸”来指代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亚人。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对上个世纪的中国人存在刻板印象,但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元素在影视中的应用更趋于真实化与多元化。美国电影中对中国元素运用的变化启示我们,在文化交流中,一定要避免刻板印象,在我们对其他国家文化产生疑惑时,我们不能以一种俯视的姿态去丑化它,而应该在坚持“和而不同”的前提下,以一种宽容的姿态看待不同的文化。
        (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岁月沉淀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故事。除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外,还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有豫让舍生取义的故事、有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有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代代相传至今,我们仍然能在其中看到很多中国人特有的民族精神,历久而弥新。
        总之,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加大对中国元素的正确传播。迪士尼在制作电影《花木兰》时产生了许多对中国元素的消极认识,导致这种消极认识的原因,除了迪士尼企图传播美国价值观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自己,没有很好的将中国元素传播出去,忽视了民族形象的塑造和民族价值观的树立,使得迪士尼对中国元素产生了误区与片面印象,使国元素失去了原本的意味。若想要扭转这样的局面,我们必须加大对中国元素的正确传播,发掘其文化内涵,做中国故事的发声者,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中国元素。
        参考文献:
        [1]黄曦.中美两部《花木兰》电影对比研究[J].电影文学,2011(04):82-83.
        [2]吴保和.花木兰,一个中国文化符号的演进与传播——从木兰戏剧到木兰电影[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01):16-26.
        [3]陈一雷.视觉狂欢与景观叙事——迪士尼公司两部《花木兰》电影的互文性研究[J].电影新作,2020(06):116-121.
        [4]左娜,郭锦龙.“花木兰”系列动画电影研究[J].电影文学,2016(22):113-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