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项目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控制分析 丁晨晨

发表时间:2021/7/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丁晨晨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对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水资源调配、防洪防涝等事业都有重要意义,社会对水利水电技术创新及水利水电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安徽徽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对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水资源调配、防洪防涝等事业都有重要意义,社会对水利水电技术创新及水利水电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该文分析了当前水利水电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要不断引进新兴技术,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水利水电组织管理等相关创新措施,进一步提升水利水电管理能力,推动水利水电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创新;技术管理


        引言
        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因素有很多,将这些因素熟记于心,应用到日常的工程建设之中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能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合理建设实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将安全隐患问题降到最低。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发展
        早在秦朝时期,蜀郡李冰父子就曾领导施工队伍在岷江之上修建起了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水电工程”,造福蜀地百姓至今。都江堰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延续至今,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古时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水利水电技术;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古人智慧超凡。作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于后世的水利水电工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斗转星移,时代转换。如今,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愈发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水利水电工程也必须不断地发展,同时施工管理工作也必须向着专业化、系统化的方面发展。新时期中,我国最为成功的水利水电工程莫过于三峡水利水电工程,它首次将水利水电建设管理工作作为独立的个体,同时还应用了当下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使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迈入了现代化的时代,此后管理工作思路得到不断创新,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2水利水电项目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控制分析
        2.1BIM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的影响
        BIM技术,在建筑领域优先发展起来,并在中国全面进入应用阶段,而在水利水电领域,BIM技术尚处于试验与试用阶段。虽然BIM技术在水利水电领域的尚未普及,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久的将来,BIM技术也在水利水电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IM技术的特点是,以3D建筑模型为基础,在建立模型与族库的过程中赋予庞大的信息数据(时间、空间、附加信息等),结合进度控制管理技术、数据库、互联网技术、VR技术等,给工程策划、建设管理、后期运维等阶段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冲击。在水利水电施工领域,BIM技术将带来的全新的机遇,我们可以设想在以下两个方面。(1)利用BIM、VR、GIS与进度控制技术,实现4D施工仿真模拟技术,如果在把工程量、工程成本与造价信息赋予BIM族库中,那么我们还可以实现水利水电5D施工控制,在工程没有实施之前,我们就可以凭借这些强大的技术,预演模拟所有施工方案,为我们动态分析与控制未来施工阶段提供强力支撑。(2)利用BIM、数据库与KKS编码技术,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构件、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备品备件等系统编码,赋予独特的“身份号码”,形成水利水电工程的“大数据”,再通过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对构成工程庞大数据的构件与设备等,开展过程生产、运输、施工、安装、监测等立体全方面信息化管理,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水利水电施工工地”,为后文提到的无人化施工和3D大坝打印等前沿技术的诞生提供数字模型支撑。
        2.2导流技术
        导流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较常用的技术类型,导流技术在闸坝工程修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通过导流方案,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进行判断。


在水域上进行施工时,若出现施工导流,可利用修筑围岩的方法开展施工。对施工导流方案进行设计时,须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情况,保证施工设计方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导流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提升排水速度,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在设计导流施工方案时,应充分重视土石方、混凝土工程之间的衔接性,河流具有枯水季、洪水季,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应综合考虑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资金等各种条件,选择合适的导流技术。利用导流工程在洪水季之前完成相关工程项目,可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争取更多的时间,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对导流工程进行设计时,应加强施工人员的调度、协调工作,保证各施工环节的衔接性,并不断加快施工进度。除此之外,可应用截流施工技术,对导流、截流施工技术与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导流技术管理过程中,施工团队须保证水利水电施工作业所在区域为干地,不会对周围水资源利用情况产生影响。截流施工方式可选择围堰施工,完成泄水建筑物的构建后,可进行围堰合拢,水流会沿泄水建筑下泄。围堰截流方法包括粒度法、平堵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对两种方法进行合理利用,以提高截流效果。
        2.3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在保证施工成本的前提下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方面的投入,保证充足的预算,将资金合理地分配到每一个设备之上。安全防护很重要,在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中需要很多地方临时用电,为保障施工现场安全,应做好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临时用电方案。配电箱开关箱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备专用箱应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一闸多机,并设置“禁止合闸、有人操作”标志牌。所有电工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检查其资质,在作业过程中配戴绝缘防护用品。在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施工的单位要健全安全管理的制度,严格地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要求,将责任分配到每一层级的管理人员,将人员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加强对突发情况应对能力,规范安全的操作流程,以保障安全工作的实施。
        2.4混凝土钢筋的接头处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钢筋街头往往采用焊接的方式,通过气压焊接机进行焊接,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焊接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为此必须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钢筋焊接的严格控制。在焊接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钢筋接头和钢筋直径进行合理判断,一般情况下直径应该在<2.5cm,并且利用直接绑扎的形式,如果钢筋的受力效果不符合钢筋的要求,则必须要保证钢筋的距离要<5d,如果钢筋受压时,保证钢筋的间距>10d,在构件受力中绑扎接头的钢筋不能够超过25%,其次受压区也不能够超过50%,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钢筋结构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且应根据当前施工技术与机械设备的具体发展情况,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进步,不断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平,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庆.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对策分析[J].工程管理,2020(01):45-46.
        [2]韩晓光.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的探索[J].科技风,2020(03):12-13.
        [3]杨晓霞.小型农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陕西水利水电,2019(06):45-46.
        [4]黄跃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地下水,2020(09):3-4.
        [5]云美荣.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创新思路的探究[J].内蒙古水利水电,2018(11):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