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印象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田地区 和田市 848000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数量日渐增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工程结构面临着结构裂缝的难题,当出现结构裂缝后,如未及时进行裂缝的控制与处理,裂缝在不断扩展的过程中将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因此,结构裂缝将会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对工程安全、效益等都是极为不利的。各个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都应该从结构裂缝的形成机理出发,采取有效的裂缝控制方式,最大限度上保障结构性能,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的建筑结构。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裂缝;危害;预防
引言
因为建筑结构的体积庞大,使整个结构内部构成非常复杂,包含的构件数量多,混凝土施工时,每个施工环节都可能会对这些构件和结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强大的应力作用下,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无法抵御该应力,这一情况下的结构破坏是难以避免的,具体表现为结构裂缝的出现上。因此,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施工建设时,需注意结构裂缝的控制。
1房屋建筑结构裂缝的特点
第一,裂缝的方向一般为竖向裂缝,其长度受到墙体的高度影响,墙体中间的位置裂缝是最宽的,并以此为中心向两侧逐渐变细而消失;第二,裂缝分布比较集中,数量较多,宽度在0.3mm之内,墙体中间裂缝数量大于两端且裂缝最大;第三,裂缝一般在拆模后产生,温差变化对裂缝产生影响很大,裂缝在大气中暴露后,时间越长裂缝数量越多,但不影响裂缝宽度,同时修补后的裂缝依然有着轻微漏水现象。
2房屋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的危害原因
2.1温度原因
由于混凝土结构会受到温度热胀冷缩的影响,当结构本身的性能难以应对温度作用时,就会出现结构裂缝。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作业结束以后,因为建筑结构中的内部空间是非常大的,结构内外部温度差值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膨胀的温度应力产生,甚至在一些条件下会伴随渗透压力的存在,在这些作用力下,结构裂缝出现,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安全性不足。
2.2荷载裂缝
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非常庞大,但体积的增大也使整个结构的荷载有所增加,而荷载的增大使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同样会出现荷载裂缝。从荷载裂缝的出现原因分析,这一类裂缝主要由荷载压力超过了结构极限所造成的,荷载在整个结构内部呈现出不均匀的分布状态,也就使裂缝分布在不同的结构部位。
2.3养护方案不合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结束以后,后续的养护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养护不当同样会引起结构裂缝。当在混凝土养护阶段,施工人员未结合实际的结构标准来制订有效的养护方案,将会对整个工程结构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结构承载力低于预期,裂缝的出现概率有所增加。
2.4材料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结构中,所使用的施工材料非常多,为实现工程的质量目标,在工程现场同样需要加强各种材料的质量控制。因为材料的不达标使用会使结构裂缝问题频繁出现。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各种材料的性能不达标,比如,砂石直径、混凝土型号等选择不当。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如果要实现结构优化,需保障各种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在采购中做好同类型材料的性能和价格对比。但很多施工企业并未完全做到这一点,为节约材料成本,可能会使用不合格材料。
3房屋建筑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3.1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控制方法
3.1.1落实基础材料质量检测
为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需加强对各种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检测来杜绝不合格材料的使用。
因为在建筑工程中影响结构性能的材料为水泥、砂石、水和掺和料,无论是何种材料,在采购和使用方面都应该严格根据材料的使用标准来进行,如,以水泥材料为例,在将其应用于施工作业之前,就需开展水泥的质量检测,获得水泥的抗压强度、水热化等各种性能,以实现水泥的正确使用,控制水泥用量。
3.1.2提高混凝土强度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有效减少结构裂缝的出现,施工人员要尽量采取有效的方式,来适当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使混凝土强度能够达到结构标准的要求,比如,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在施工作业进行时的自承重墙块材有着严格的强度标准。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质量的管理,使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用量和质量都可以与实际需求相符合。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展时,对于不同的浇筑部位,都要做好浇筑质量的严格控制,采用恰当的浇筑方法。
3.1.3施工缝留置管理
施工缝的预留也可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优化,在实际的混凝土浇捣作业环节,耗时可能会超过预期,因此,施工人员需给施工缝的预留提供一定的时间,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振捣提供便捷。对大面积浇筑作业而言,在施工过程中更需要结合其具体的情况,来进行作业内容的科学调整,最大程度上保障施工缝预留的合理性。
3.2房建工程结构裂缝处理技术
3.2.1填充处理技术
如果在结构施工完成以后出现了裂缝,为避免裂缝扩展对混凝土结构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施工人员要沿着混凝土裂缝将其凿成V形或U形槽,随后利用树脂砂浆等材料将缝隙填满。当然,在一些条件下也可以利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等材料来替代树脂砂浆。填充处理技术在裂缝控制方面的应用非常有效,且这一技术的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3.2.2强补处理技术
针对超重所引起的结构裂缝,可选用强补处理技术,因为这种情况下的裂缝对整体结构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一旦发生了这种裂缝,须及时处理。具体的强补技术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首先将结构中的破裂混凝土清除出去,随后在这些清除结构部位填充新的混凝土材料,并在外部粘贴相应的修复材料,及时在表面涂抹防水漆和防腐材料,来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一定的保护。
3.2.3灌浆处理技术
灌浆技术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这一技术在很多结构裂缝控制中的应用极为普遍,适用性良好,不论是细小裂缝还是扩大裂缝,都可采用灌浆技术来进行相应的处理。但为达到良好的灌浆处理效果,工程企业需给施工人员配备专门的补缝设备,利用该设备将补浆液及时压入缝隙内,保障良好的裂缝填充效果。
3.2.4表面处理技术
因为在一些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中,多为一些细小的裂缝,针对这种类型的裂缝,一般可采用表面处理的方法。因此,表面处理技术虽然是裂缝控制方面的有效方式,但其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在一些细小裂缝控制中能达到预期效果。具体的表面处理技术应用时,要沿着混凝土裂缝表面铺设一定的薄膜材料,比如,可选择树脂材料,随后应用注入法将修补材料注入裂缝内,实现裂缝的修复。
结语
结构裂缝是建筑工程结构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各种类型的结构裂缝出现都会给工程的整个结构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任何的工程项目结构施工中,都应该针对可能引起的结构裂缝的原因,来采取有效的结构裂缝控制技术,做好结构施工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提升结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伟川.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居舍,2020(24):63–64.
[2]李福军.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8):49–50.
[3]张学富.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107–108.
[4]白飞云.对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的研究[J].居舍,2019(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