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对策探析 李正其

发表时间:2021/7/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李正其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展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多样化因素影响而出现安全隐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玛纳斯河灌区管理服务站  新疆五家渠  832208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展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多样化因素影响而出现安全隐患,影响社会经济的同时,甚至无法控制施工进度。文章就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及对策进行分析,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特点提出有效对策,以此能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发挥良好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对策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均涉及到大量的工程环节,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恶劣,各地环境、地质、气候不同,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也不同,要想全面保证质量,则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实施,才能实现质量目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可抗因素,如暴风、大雨等恶劣天气,这样的天气不利于工程施工建设,控制不当则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埋下安全隐患。只有全面提高管理能力,加强管理控制,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以此实现水利水电工程事业长远发展。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虽然我国修建了很多惠及民生的水利水电工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创新以及技术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施工中也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安全问题突出、资金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等方面。对于任何一项工程项目来说,安全都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但是或许因为重视程度不高,或许因为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或由于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不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危及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难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为日后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对工程承包方来说,也是很大的经济损失。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
        2.1施工管理体制不完善
        若想提升水利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便需配套建立更为科学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当前在部分水利工程中,企业仍旧实施传统的现场管理模式,管理体系内容与实际管理情况存在出入,无法为具体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合理的参照,具体表现为各部门人员职责范围模糊、存在管理盲区、交叉管理、缺乏统一管理标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在工程建设期间容易出现设备故障、违章操作、反复施工、工期延长等突发事件。当前,我国普遍存在施工体制建设不健全等问题,为提升体制建设的科学性,便需强化制度建设效果,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施工方也需明确设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从而对施工人员高效完成工程内容提供激励。
        2.2现场监管力度薄弱
        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受到技术限制,现场监管力度较为薄弱,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质量安全隐患,以及纠正违章操作、错误施工、私自篡改工序流程等不规范行为。例如,在传统现场管理模式中,往往采取现场巡查方式,定期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汇总整理进行上报。而在出现不规范行为与形成安全质量隐患时,问题形成与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由于没有及时解决问题,使得问题严重程度加剧,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3施工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不强
        当前我国的水利项目施工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便是,施工人员所具有的综合业务能力难以达到预期水平。在专业技术方面的水平相对较低,且在管理经验方面亦有所欠缺。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利项目的相关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提升,项目负责人员如果自身的专业性不高,便会在项目实施的指挥工作中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等方面均会形成一定的威胁。


如在具体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如果对相关的项目规范标准熟悉程度不足,便会导致施工期间难以依据科学的标准开展工程内容,施工行为不够规范,最终难以保证项目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对质量管理的严格性不足,由于人为因素限制工程质量的提升。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对策
        3.1改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
        管理理念必须要与时俱进,相关企业要找准施工管理发展方向,自人员、机制、资源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改进,以此来提高施工管理质量。针对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开展相对应的培训活动,加快其理念的更新换代,让工程管理者的理念符合市场发展诉求。同时重视管理方式的创新,比如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数字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精确度。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考勤、工作交接等诸多步骤都可采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方法来进行。也可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数据库、工程数据库等,以提升对职员的管理能力和与其他部门的沟通能力。
        3.2不断完善工程规划设计的创新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能够使施工规划设计的过程变得更加合理,对于构建完善的施工设计系统、提高施工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首先,施工设计人员需应用水利工程辅助设计系统,采用数据建模技术,对施工设计、施工规划进行模拟,及时发现施工设计的不足,实现对设计的不断优化,避免出现较大施工纰漏。其次,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施工方案的各个环节进行对比,结合相关的数据,得出最优施工设计方案,提高施工方案设计效率。如,较为常用的信息物理系统能够进行动态分析,为决策制定部门的职责工作,都要进行全面地规划设计,降低冗繁、精简程序、筛除多余步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3.3加强水利组织管理创新
        基于现代化水利创新技术,应当对水利管理组织进行革新,在政府、社会企业等领域落实权责机制,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可靠的水利管理队伍。组织全社会参与水利管理工作,促进水利事业稳定发展。另外,还需要对新兴水利技术进行科学管理,结合不同地区水利管理现状,循序渐进进行技术革新,促进水利管理效率、质量的提升。
        3.4材料设备管理的创新
        施工材料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要全面强化材料控制,保证材料符合建设要求,材料不合格必将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果造成大的影响。建设单位需要选择专业人员建立一个专业的材料采购小组,根据市场的情况,做好性价比,选取质优价好的材料,相关人员要把握好市场第一手资源,充分考察各个材料供应商,以国家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规格,作为采购的重要依据,严格材料质量与性能。加强材料运输管理,避免出现过程中损坏现象,保证材料运输过程安全,不能出现材料运行过程中相互碰撞或天气影响遭受不必要破坏,通过科学的管理,保证材料整体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展开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设计到的内容相对较多,而且一旦关键环节施工无法得到保证,则会限制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再加上施工过程中不安全因素较多,尤其是来自工作人员、材料及设备等,甚至受施工环境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多种安全事故的出现,应该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视,并充分认识到管理的创新对策,实现做好工程勘察工作,制定针对性安全管理方案,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石佳.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1):289-290.
        [2]韩园.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8(24):64-65.
        [3]孙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21):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