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运用策略 庄磊1 魏文彪2

发表时间:2021/7/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庄磊1 魏文彪2
[导读] 在自然资源管理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测绘精准度和测绘效率的提高,不仅降低了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

        1.身份证号码:21138119XXXXXX571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2;
        2.身份证号码:35082519XXXXXX5012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2
        摘要:在自然资源管理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测绘精准度和测绘效率的提高,不仅降低了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还能为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土地调查、农田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有效性。文章对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测绘与传统测绘、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自然资源调查以及自然资源调查信息系统的建立展开讨论。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


        引言
        新的发展环境下,自然资源管理的内容和范围持续增加,传统测绘技术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已经无法满足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测绘部门在实施自然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入测绘新技术,切实提高测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和应用为我国自然资源调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系统利用可视化信息管理的方式,保证了整个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精确性、高效性。基于此,文章结合自然资源调查工作流程的特点及其需要达到的目标,具体讨论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中的应用问题。
        1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技术,属于一种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对特定的区域空间地理条件予以高效收集和储存管理并且进行分析应用相关数据信息的现代化技术方法。这种方法借助其突出的优势特点,实现了在资源管理和工程测量以及地质调查等方面工作中的应用,最终也都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成果,且积累了足够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整个工程进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一般来说,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数据库或者必要性的应用模型几个部分,属于一套比较完整化、过程化、立体化的系统工具。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同样在持续性完善,其具体的操作技术和应用方法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成熟,并且该技术在空间信息采集和整理、图形分析、测绘信息加工处理工作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深。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诸多现代化技术手段保障的基础上,地理信息系统逐步开始朝着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的方向不断进步和发展。
        2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2.1自然资源调查
        自然资源调查是配合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查清河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类型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夯实自然资源管理的基础。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收集最新高分辨率正射影像、确权登记资料及不动产登记资料等,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内业分析判读,生成工作地图,统筹安排外业调查工作,进行数据采集并调查自然资源所有权、基本信息等,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完成最终成果,划清“四界”。
        2.2GIS在自然资源调查各阶段的应用
        以第三次国土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及不动产登记为基础,利用3S、计算机、数据库、互联网等技术,通过资料收集、检查、分析及归集、预判划分登记单元、调查底图制作、内业分析判绘、外业调查及核实、成果审核、数据库建设及总结等工作,依次划清“四界”,确定权利主体,查清自然资源现状和公共管制内容。(1)资料准备。对从国土、发改委、林业、水利、建设、房管、环保、农业等部门收集的资料进行规范整理,并从权威性、现势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对资料进行检查、分析,最后归集,初步确定登记单元范围和自然资源调查范围。GIS应用:该阶段应用主要是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


将收集的各部门、不同坐标系统、不同介质、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图纸扫描、影像校正、数据转换,遵从低精度服从高精度、低分辨率服从高分辨率、图解服从解析的原则,对数据进行检查、分析。(2)预判划分登记单元。将区域内的国家公园、水流、自然保护区、湿地、国有农(林、牧、渔)场等自然资源以登记单元为基本单元进行管理,按自然资源重要程度和其生态功能的完整性、集中连片、统一管理等原则,利用管制界线和权属界线范围预判划分登记单元。GIS应用:将检查分析后的数据,套合国家公园、水流、自然保护区、湿地、国有农(林、牧、渔)场等现势性较强的自然资源类型界线,按照既定原则,分层级利用GIS系统缓冲区分析进行数据提取融合,预判划分登记单元。(3)地类转换与对应。将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与自然资源调查工作分类进行地类对应,进行代码转换。GIS应用:制作地类转换模块,将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分类地类编码与自然资源工作分类地类编码进行对应转换,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转换匹配关系,进行数据一键转换。(4)调查底图制作。以下发的最新高分辨率DOM为基础,叠加“三个图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成果、土地利用现状图)制作调查工作底图,将“四界”表示在图上;同时比对分析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界线,将预判划分的自然资源登记单元上图。GIS应用:以最新高分辨率DOM为基础,加载集体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第三次国土调查、管理界线及预判登记单元界线,透明化显示,利用标准图式图例符号化,制作调查底图。(5)内业分析判绘。会同相关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以影像为参考、以同名地物点为依据,内业分析判绘登记单元划定范围及“四界”,对无疑问的登记单元划定界限和“四界”给予确认;对于存在疑问或不合理或无法        落地的登记单元界线和“四界”进行提取、标识。GIS应用:内业对无疑问的登记单元划定界线和“四界”进行界址线标注为“已定界”,并注记或符号化显示,对存在疑问或不合理或无法落地的界线进行提取、标识,标注为“待确认”,待下一步外业调查确认。(6)外业调查与核实。利用内业分析判读标绘的成果,进行外业调查与核实。特别是对内业存在疑问、缺失或不合理或无法落地的登记单元划定界限和“四界”进行重点核实和补充,并对外业调查与核实的成果记性整理。GIS应用:利用带定位及拍摄方位的电子平板产品安装GIS系统客户端,对“待确认”界线进行外业调查核实,现场拍照取证,现场修改确认。(7)成果审核。会同相关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再次就调查成果进行校核确认。
        2.3自然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家在相关经济建设工作和土地有偿机制的布设使用方面不断做出调整和完善,土地管理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工作量的持续上升。在此情况下,应该如何达到或者实现大范围数据量的科学精准测量管理,充分发挥地籍信息的现势性,实现宗地、权利人、权属单位、自然资源主体等信息的快速更新与变化以及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满足土地流转、权利更替、土地信息咨询、土地办公自动化等的相关要求,成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自然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管理系统要满足土地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地籍信息的综合应用三个应用层次的目标要求,这也是自然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会以更高的数据精确性、更优化的图形显示、更便捷的操作管理、更高效的登记发证服务,为自然资源调查、登记、管理提供一体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永欢.以理念共享推动自然资源融合管理[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01-05(03).
        [2]郧文聚.创新引领自然资源管理踏上新征程[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01-05(03).
        [3]万颖.自然资源管理背景下测绘地理信息再透视[J].四川建材,2020,46(12):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