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程项目设备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探索 马兴鑫

发表时间:2021/7/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马兴鑫
[导读] 目前,国际性的贸易往来密切,国家间的设备物资进出口愈加频繁。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四川省  610000
        摘要:目前,国际性的贸易往来密切,国家间的设备物资进出口愈加频繁。国际工程建设中的物资、设备采购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生产成本、工程进度。本文从海外市场管理的具体特点出发,分析了海外工程项目设备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方法,更好地提升物资采购的管理治疗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海外工程;项目设备;物资采购管理


        在跨国贸易的发展中,国际性资金往来频繁,工程项目的设备物资采购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二相关管理工作的任何一个流程的不足,都会导致采购风险的增大。为了确保海工工程项目的顺利达成,必须严格设备物资的采购管理,将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建立一个更好的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环境。
        1海外市场管理的特点
        1.1跨地域采购,具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海外工程项目的设备物资采购,同时面向本国国内、项目所在国、第三国市场,导致一种物资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较大的采购价格差别、价格受影响的因素多。原材料、国际汇率、市场供求、运输费用等因素,都会影响物资采购价格,不确定性较大。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不同企业的资金量、信誉度、经营模式、产品质量标准都是具有差异性的,增大了采购工作的客观难度,采购人员的综合素养必须不断提升,具备较完善的国际视野和商务经营能力。
        1.2管理环节复杂,供应周期长
        海外工程设备物资大多需要依靠进口,覆盖了供应链管理中的多个环节。物资供应是需要经过海陆运输和国外文件办理申请的,其中涉及的租船、提港、出关、装船、清关、陆运等一系列流程,部分国家也需要大使馆认证、船级证明等各项资料。海外项目的众多环节会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总量,也蕴藏了更多意外风险。供应时间较长的供应工程,若是供应环节繁多,会使设备物资的供货周期大于2个月,在特殊情况下,供货周期会延长更多,甚至出现无法管理控制的局面。
        1.3维修保养困难
        国际工程中较少设置服务店,甚至并未设置,施工设备也就很难充分享受制造商的售后服务,只能独立具备较完善的维修能力和配件供应,确保施工设备的顺利运行。配件的库存量如果较多,会在成资源浪费;若是过少,会阻碍设备的正常运转。企业内部受维修能力、配件供应量的限制,会产生很多不稳定因素,而相应地防护措施的缺乏,也加大了工作难度,设备维修时间长、配件需求量大、维修效果不到位等问题时常发生。
        1.4熟练技工匮乏
        国外工程项目的调理作用较差,且项目本身劳动力需求量大,利用当地的工人参与工程建设,操作技能方面普遍较低,国际区域的文化差异会造成语言应用的障碍,限制了设备功能、增大了故障的发生几率,容易出现非正常性损害;而配件供应上依赖于进口,会拉长供应周期,使经济上、时间上都不能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
        2主要问题
        2.1抗风险能力弱
        海外工程项目在设备物资采购中出现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其一是政治风险,包含了关税、进出口管理条例、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变更、调整;其二是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的,设备物资的采购价格会发生一定幅度的波动,增大了企业采购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失败几率;其三是合同风险,国际工程项目中的合同金额固定,而设备物资价格会受到市场波动和政治经济局势的影响,导致在招标、采购的时间差里设备物资的价格发生了较大变化,若实际供货的数量、质量、金额等发生事故,会成为企业经营的风险。海外工程项目多是利用标段的形式分段招标,设备物资由分包施工及其各标段自行供应,在物资采购管理上已经表现出僵化、落后的问题,降低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2采购人员素质低
        采购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决定采购环节的普遍质量。采购人员若是专业能力较低时,会出现市场调研不全面、不充分,不能很好地掌握市场发展态势,造成采购的产品存在偏差,出现产品质量不达标、成本整体偏高等问题,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2.3采购计划缺乏针对性
        目前,企业项目的采购方式常常基于原有的项目采购经验,或是仅仅将企业所处地区的法律法规作为策划依据,不能因地制宜、深入研究,导致项目执行中的制约性、变动地形因素的时常发生,为企业的采购活动带来很大被动。
        3优化建议
        3.1完善风险评价体系
        为了实现企业海外设备物资管理的优化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风险评价机制。为了更好地控制设备物资采购中的风险,分别对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风险预警、风险处理加强体系建设,使其更加系统、立体、全面,从风险的萌芽阶段到处理阶段,始终都能规范操作、有章可循。同时,利用监督机制全程检测采购风险,利用不断完善的风险机制来降低风险的发生率,增强企业本身的容错率、抗分险能力,尽量规避采购风险和企业风险,使企业的采购管理更加优化。
        3.2完善物资采购管理机制
        企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要积极完善自身的采购制度,对采购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物资的控制与采购。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完善与企业物资采购相关的管理体制,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平台、流程,使采购过程经过严格的方案计划、审批、汇总统计、工作总结等整个过程的责任体系,实现设备物资采购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而更好地保障采购质量,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ERP系统,是掌握项目进度和设备数量,调配设备物资周转、确保区域内设备放任滚动使用的重要方式。这样会对国际性的工程承包严格设置一个期限,对延期问题会处罚0.5‰—1‰的金额。所以,物资设备在采购、对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合同要求,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工程延期问题。同时,注重供应商的管理,利用招标等方式寻求合作伙伴,不断完善企业的采购体系,利用伙伴间的协同配合,使外部的价值链能够作用于项目成本管理,以更稳定的状态将减少企业的项目投资金额。
        3.3提升采购人员综合素养
        采购人员是设备物资采购过程中的主体,采购人员的专业素养或直接限制采购质量。为了更好地控制采购管理质量,必须对每一位参与采购的工作人员实行综合素养的强化,使国际贸易流程和物资采购人素养更加完善。企业可以建立定岗定责制度,清晰划分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对问题的相关责任能够明确责任对象、及时追究责任,积极有效地应对。企业只有利用较为明确的权责机制,才能增强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规避风险意识,利用更高的责任感来有效增强企业的采购管理质量。
        3.4完善采集模式,扩大采集范围
        完善企业总部、分包企业、项目采购平台这三者的动态管理体系,逐一明确各个组织机构的责任主体,具体为:设备物资部必须全面负责采购需求采集和编制招标资料;招标办公室是发标、评标、呈交评标报告的责任部门;评标专家委员是独立评标人员;招标领导小组是以评标报告为依据,选定项目中标人的机构;审计监察部是招标全过程的监督部门。整个招标过程必须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公正的工作原则,逐渐扩展设备物资采集中的产品品类、规模,将“四统一分”工作模式的应用普及化。
        结束语
        国际工程建设中的物资、设备采购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生产成本、工程进度。为了确保海工工程项目的顺利达成,必须严格设备物资的采购管理,将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保障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文娇.海外工程项目设备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6,(27):194.
        [2]宋金刚.海外工程项目设备物资采购管理模式*[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5,(5):67-69.
        [3]赵丹.试论国际工程出口物资采购物流的流程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7):2339.
        [4]邱佰松.互联网 + 背景下的设备物资管理新模式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4):3764.
        [5]郭春玲.海外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管理问题与解决方案[J].设备监理,2018,(1):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