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王爽 赵畅 张宁 李栋 苏宇 于航

发表时间:2021/7/2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4期   作者:王爽 赵畅 张宁 李栋 苏宇 于航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球经济占比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开始从原来的高速度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形式

        国网抚顺供电公司  辽宁省抚顺市  113008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球经济占比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之下,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开始从原来的高速度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形式。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所在,对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竞争的成败。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发挥员工价值。
        关键词:企业;激励机制;人力资源管理


        1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要性
        1.1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人力资源的发展是企业的发展重点,因此,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从管理模式、发展方向等多个方面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部分,而激励机制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内容之一,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激励机制的实施能够有效保障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简言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激励机制的构建则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1.2增强企业的核心凝聚力
        企业通过工资、奖金、业绩奖励、额外福利以及非经济激励手段,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从而实现了管理人员与员工、企业与员工的相互协调,激励措施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管理者没有从员工的动机以及实际需求出发,从而采用“一刀切”的激励方法来对待所有员工,导致激励机制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由于不同的人存在不同的价值目标,因此,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以认识人的价值取向为重要基础。即对不同类型的员工进行分析,找到其激励因素,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激励;另外,针对不同职位的员工需要给予不同类型的激励。
        1.3激励结果缺乏反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上涨,现代化企业的数量逐年递增且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与规模,然而这些企业在员工绩效评价方面,却并未做到遵循公平、高效的原则,存在部分企业将“主管选择”作为评价标准的方式,使得企业激励机制出现“负向激励”的趋势,导致反馈结果不理想。另外,企业在实行激励机制的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导致激励结果缺乏反馈。有些企业人力资源环境处于封闭环境中,员工未能向上级准确传达激励结果的正、负面反馈,影响企业开展激励工作的效率。
        2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2.1激励机制与考核制度相结合
        激励机制需要与企业其他相关体制进行配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真正作用,而绩效考核制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升企业激励工作的效率。首先,企业可以在保障激励机制与职务设计相对应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即明确企业内部每个岗位的职责、义务、奖惩,尤其是对岗位责任进行细致的划分和界定。企业可以定期依据标准对员工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奖惩、升迁、培训等制度挂钩。其次,企业可以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通过实施全方位的综合考核,得出客观、精确的考核结果,在考核过程中坚持效率优先、体现公平原则,并实施奖优罚劣、严格管理的措施,以激发员工的危机感,有利于激励机制更好地落实。
        2.2实施绩效薪金制度
        在激励机制中,绩效薪金制度与企业员工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是充分结合了员工绩效与薪金的重要存在,能够有效保障员工的付出与其得到回报呈现正比关系。


企业在实施绩效薪金制度时,第一,需要在保障员工现有收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收入绝对值与市场值的匹配度,避免出现剥夺员工收入来进行绩效奖励的情况;第二,绩效薪金制度需要以“按劳分配、兼顾公平”为薪金分配原则;第三,为了保障绩效薪金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其监督检查,即规范审批程序;强化纪检、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审核与监督力度,及时纠正与处理违纪违规现象。
        2.3物质激励结合精神激励
        将激励机制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企业在开展激励工作时,首先可以需要通过岗位薪级数来体现岗位的工作差异性,针对岗位性质的不同制定多元化的精神激励;其次,企业可以依据员工个人的资格条件、劳动贡献积累等,适当对员工进行奖金补偿的同时,组织其参加技能培训,进而更好地提升个人能力,形成良性循环;再者,企业应根据个体差异实行差别化的激励方式,即企业充分考虑员工的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为其选择合适的激励形式并制定差异化的激励标准,以此避免激励标准的平均化,最后,企业应提升员工工资中“企业效益”“个人业绩考核结果”的比例,针对较为优秀的员工提供升职、进修等奖励。物质激励有利于提升员工的生活质量,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最直接的方式。所以,企业在应用激励机制时,应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员工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能提升团队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更加主动地为企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4区分因人与因需激励
        因人、因需激励作为激励机制中两种不同的激励形式,需要企业对此进行区分使用,从而实现企业员工的全面管理。因人、因需激励的区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区分了企业员工的专长,即将合适的人置于适合的岗位之上,以此避免了职位空缺、人员冗余等情况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则是区分了影响激励的因素,即按照员工能力、资质等因素进行奖励分配。因人与因需激励的区分能够使员工得到企业的认可、从而激励员工的进步,从而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2.5创新激励形式
        激励机制的创新,应从多元化的维度进行: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联合财务部门对薪酬制度进行合理划分,保障每一个员工所得报酬均具有一定的激励效果,可以利用报酬激励形式,将员工对于企业的贡献与其物质需求紧密联系,实现企业与员工双方利益的“最大化”。其次,企业可以通过情感激励形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以实现其工作目标。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对员工树立信任,学会从员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融入员工内部,建立管理者与员工的良好感情基础,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最后,企业可以采取管理激励方式,即给予员工参与企业决策和与理的机会,在面对重大棘手问题时,企业内部可针对优秀员工开展民主决策化,让其明确企业对自身的认可与信任。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职位培训、轮岗培训等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的方式来体现管理激励,有利于企业全面开展有效的激励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激励机制作为一项优质的管理措施,有效改善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从而为企业创造丰富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中有效建立的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运用,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明怡.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2020 (4).
        [2]古晓捷.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9 (18).
        [3]于文超.浅谈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人力资源,2019(16).
        [4]徐莉华.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全国流通经济, 2020(4).
        [5]任亮亮.论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9(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