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燕芬
广东省陆丰市碣北中学 广东 陆丰 516545
摘要: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阅读能扩展知识面,获得各种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主动性的培养,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与思考中形成感情意识。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关键词:培养;阅读兴趣;学生阅读;智慧学伴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提出了:“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要真正的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所担任的班级里的学生每次考试阅读题失分严重,这些学生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听不懂,很难理解,这一部分学生是班里的学困生。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必然下降。于是我对这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基本没有阅读的习惯。于是,基于智慧学伴,我制定了如何培养学困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进行跟踪,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下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谈谈如何运用智慧学伴来督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大力营造读书氛围,利用智慧学伴跟踪学生的阅读情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班上建立“图书角”安放图书橱,教师选择一些科普性、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书籍和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图书装进书橱,以确保可供学生的图书源源不断,鼓励学生利用阅读课阅读这些书籍。教师适时加以指导。同时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图书室借阅书籍。每周定时让学生阅读书籍。学生在校阅读间毕竟很短,只有利用在家时间才有足够的时间阅读书籍,为了保证每个学生能看到书籍,借助智慧学伴推送微课供学生阅读,也方便督促学生可否有阅读。每周在智慧学伴布置作业:摘录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记下心得体会等。定时批改,及时表扬奖励他们,以此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激励了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优秀生带动后进生,久而久之学生们就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二、调动学生阅读的互动性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重视师生互动交流。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教学法,教师每抛出一个问题让小组讨论,最后派代表汇报归纳总结。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推向阅读教学的舞台,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每周两次交流、畅谈在智慧学伴中所看的名著和美文的感受、心得。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时间一长,同学们徜徉书海,畅谈心得的兴致,一些学困生也一定会动心,慢慢地加入进同学们的行列。并且在每次读书活动之后,我特别关注学困生,询问他们的读书感受,学困生读书的兴趣自然就高起来,丰富的读书活动让学困生产生了动力,走进了阅读的大家庭,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也提高了。
三、激趣导入和课上的有效指导
激趣导入便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上,可以采用新颖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可以采用图片导入,歌曲导入,故事导入,设疑导入等。记得我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鲁迅先生十分怀念他小时候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究竟有什么值得作者怀念呢?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这时候同学们就会急于在课本找答案,学生阅读的兴致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又如我在教学《假入生活欺骗了你》这一课时,采用《阳光总在风雨后》歌曲导入,听完歌曲,我这样提问:“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想说的”?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兴致勃勃地讲起自己的感受,自然而然把学生带入文本之中,学生阅读的兴致自然也就提高了。
加强指导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注重引导学生整理归纳阅读的技巧,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内涵,含义深刻的句子,而不是停留在文中表面的意思,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如饥食渴地阅读,自然写作水平也就提高了。初中以记述文为主,我就来讲讲在记述文教学中,应重视以下几点:标题、文章首段、文章的环境描写与修辞的运用。其中标题通常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与线索的体现,有些文章还会借助标题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先教授学生分析标题的方法,让学生认真分析并讨论,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在记述文中,文章的首段作用通常是点题或明确文章主旨,或展现与主旨相关的情感,也可为下文做铺垫,渲染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对文段首段的作用进行分析。记叙文的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或社会环境描写,或是交代事故发生的背景、环境、或借助景来衬托人物悲惨的命运。在讲解记叙文环境描写时,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来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其作用。记叙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应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并抓住重点词语来进行分析。
四、利用智慧学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利用智慧学伴推送美文,名著微课给学生看,推送阅读有关书籍的题型给学生做,跟踪学生阅读的情况,刚开始有小数学生没有阅读完书籍,有两个同学进度是0%,根本没有登录过智慧学伴,我及时改变教学方式,并且课上多关注这些学生,提一些简单的问题点名让这些学生回答,讲书籍里面的精彩情节,留下结尾让学生主动去阅读完整本书,我发现那几个学生竟然把书籍都看完了,那两个同学登陆智慧学伴的次数也多了,进度显示为100%。于是我每次都会推送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和微课供学生看,慢慢地学生就会爱上阅读,会自觉的登录智慧学伴去观看微课和阅读美文,也会自觉去完成我推送的相关试题。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以下是我对学生做的两次检测。
基于智慧学伴和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我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阅读情况,经过两次检测,我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做题技巧提高了,并且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贻新.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
[2]刘敏.浅谈初中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中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