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幼儿艺术领域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贺琦
[导读] 幼儿艺术领域的教学工作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贺琦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老城幼儿园  745000
        摘要:幼儿艺术领域的教学工作对于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了帮助幼儿在艺术领域中产生更加深刻的领悟,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带领幼儿快速进入愉快、高效的学习氛围中。本文将针对情境教学在幼儿艺术领域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幼儿;艺术
        引言:部分教师在进行幼儿艺术领域的教学工作时进入了一个思想的误区,那就是认为只有学会了相应的艺术技能才算是学会了艺术,其实技能只是一种艺术表达的一种方式,真正对于艺术的理解在于意识层面。教师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幼儿在思维意识层面学会发现美和感受美,在领悟艺术内涵时通过艺术技能将其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一、创设生活情境,挖掘艺术魅力
        幼儿正处于对外界环境非常好奇的状态,任何新鲜的事物都可以瞬间吸引其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将艺术性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1]。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仔细倾听自然界中各种声音,比如小动物的叫声、刮风下雨时候的声音等,在带领幼儿倾听自然界的声音的同时可以让其闭上双眼进行想象,想象出每种不同的声音都是在什么环境中形成的,通过感知各种声音的音调高低、音色差别、长短、强弱等变化特征了解声音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模范自然界的声音来自行创作一段音乐作品,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配合相应的表演内容,在感知自然界的艺术魅力时将其转化为知识的形式存储在脑海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模仿产生对音乐魅力的初步认知,通过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的声音激发其学习艺术的欲望。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幼儿对于游戏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一旦提出要做游戏,就会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将艺术领域的知识融合进游戏中,带领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实现艺术知识的理解[2]。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的内容和主题挑选合适的音乐歌曲和服装,在幼儿穿上服装和教师一起做游戏的时候可以播放音乐,营造一个快乐的游戏氛围,让学生对于歌曲内容产生初步认知,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游戏环节中歌曲的内容,并通过合唱的方式演唱出来。


        在演唱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摆出在游戏活动中能够做的动作,将游戏中多个动作组合起来能够随着歌曲形成一个有趣的舞蹈,在一边模仿教师做动作一边唱歌的过程中,能够带领幼儿对歌舞的形式产生初步的了解,通过游戏内容加深对歌舞的印象,在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情况下理解其艺术内涵。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升探索欲望
        幼儿在理解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时通常采用观看、倾听等形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其产生疑问,在思考中实现艺术领域内容的深刻理解。教师应该避免过于明显的问题提示,而是通过自然的方式将有趣的现象展现在幼儿面前,教师提出的问题仅是针对其现象的产生原因提出疑惑的态度,之后需要幼儿通过思考的方式自行寻找其中的奥秘,真正做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突显出主体地位。
        以三原色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拿出一种颜色的画笔在另一种颜色的纸上写字或者画画,之后提出问题:“我明明用的是红色的笔啊,怎么在黄色的纸上变成了橙色呢?”简单的问题能够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颜色的变化上,在多次拿笔尝试之后能够慢慢探索出不同颜色相遇后产生的颜色变化,在问题情境中激发探索欲望,最终在不断的尝试中掌握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创设操作情境,锻炼实践能力
        枯燥的学习知识的模式不仅难以令人提升学习兴趣,还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需要将艺术领域的知识内涵与实际操作性活动相结合,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锻炼其实践能力[3]。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实践操作活动的主题,比如放风筝、逛灯会等。在放风筝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自行制作自己喜欢的风筝,在风筝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在放风筝环节,可以将风筝放起来,然后评选出最好看的风筝。
        教师可以在带领幼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一个风筝样本,但是对于风筝的图案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激发幼儿的开放性思维,在动手绘制风筝的过程中加深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凭借自身喜好为风筝赋予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提升动手能力。在评审最美风筝的环节中可以锻炼审美能力,将抽象的艺术内涵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中,构建初步的艺术形象。
结束语:幼儿需要在艺术领域中不断感受和体验其艺术美感,通过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对于艺术美感的理解通过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教师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式,带领幼儿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加强对艺术的领悟能力。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放在提升幼儿的体验感,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令其产生基础的认知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包淑英.幼儿艺术领域中的审美教育价值研究[J].新课程,2020(51):69.

[2]叶安娜.以美工区为例,谈幼儿场景化学习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0(10):64-65.

[3]朱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五大领域有机结合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0(10):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