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的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邓常茂
[导读]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实践型学科,其实验操作考试也是物理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手段。
        邓常茂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梅北中学   514741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实践型学科,其实验操作考试也是物理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手段。摘要:初中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实践型学科,其实验操作考试也是物理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手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的设计与评判都存在着一定问题,很大程度限制了物理教育以及学生创造力与实践力的发展,不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改革目标。本文旨在根据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的特点与类型,结合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策略,        确保初中物理的实验操作更加科学与规范。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创新策略

一.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的类型与作用
(一)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的形式与类型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实践型学科,其实验操作考试也是物理教学与评价的重要手段。随着初中物理课程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技能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也纳入到物理        考核的范围当中,且考查形式越发全面。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实验操作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举例论证等,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挥出实验操作考试的效果。物理教育借助实验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其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大小与因素、杠杆的平衡原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等多方面,具有严谨、科学的特点。
(二)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对教学的作用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不仅是对教学成果的评价与反馈,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到理论知识,更能将其发挥到实践运用中,帮助学生根据实验所反馈的信息,自觉调整学习策略,查缺补漏,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而在教学课堂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使教师可直观的发现问题、反思教学,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二.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的现状与问题
(一)学生的实践空间与机会不足
        在物理实验操作中,许多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实验课中,教师通常占用大量的时间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步骤与注意事项等,学生的操作时间很短,难以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主动掌握知识。通常,物理实验操作都是建立在教材的基础上,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但由于实验操作的理念与方法不对,最终导致实验教学的过程忽略了应有的探究精神,形成“教师做一步,学生做一步”的实践环境,学生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束缚了其创新意识,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实验欲望。实验操作无法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则失去了实验操作考试原有的目的与效果。
(二)忽略过程,只求结果
        在将初中物理实验操作纳入到考试评价后,许多学校的实验教学都存在着“考什么,练什么”的问题,学生的物理实验自然变成了为了迎接中考的应试教育。

教师通常为保障考核结果,让学生对同一实验进行反复练习操作,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与新课改所提倡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理念相违背。学生只能在一遍遍的实验操作中机械性的学习物理,无法体会到物理实验操作真正的魅力。
三.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的策略
(一)教师提前熟练实验操作,针对结构进行优化
        教师为确保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根据实验操作的类型规划物理教学活动的内容,使实践内容与物理教材相吻合。同时,教师需在实验教学开始之前进行反复练习,掌握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并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物理实验的学习当中,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步骤和方法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将注意力集中到物理实验里。例如,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教学设计中,教师可根据实验的内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自主学习的形式,进行实验学习。教师可在实验过程中先向学生展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并由此导入问题,比如“平面镜成像与实际物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并由提问使学生产生探究心理,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如“实验中垂直摆放玻璃板的目的是什么?”使学生能够积极进行思考,发散思维,将整个物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原理进行内化和理解。
(二)优化物理实验操作考试
        在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学校与教师应针对考试的目的与内容,对齐实验操作考试进行优化。在实际考试过程中,应制定正确的试题设计,用准确、明白的语言交代清楚考核内容。教师可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方面出发,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例如,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考试中,教师可细化得分点,进行明确统一的考察。例如在观察仪器、三次测量、连接电路等环节进行评分设置,并通过学生在物理实验当中的理解与能力,优化考试的评判,帮助学生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展开物理实践活动,掌握其实践中的细节过程,从而提高物理考试成绩。
(三)发掘物理实验资源,提高创新能力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教师可把复杂且抽象的物理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来提高物理教学实验。在物理实践教学中,由于实验资源的缺失,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的材料进行实验,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并认识物理实验现象的本质。使学生在实验资源缺乏的状况下,能够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自制教具,使得物理实验操作更为科学性、生活性、直观性,增加了实验操作的趣味与教育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是在物理理论的支撑下指导实践,有效促进我国学生综合素质与探究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科学探究当中获取物理知识。教师应注重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思维发散能力放在物理教学的首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在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
        
参考文献:
[1]谢晓雨,董少彦,罗莹.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互联网+”初中物理测评体系的开发与实践[J].中国考试,2020(10):46-53.
[2]李丽琴,许锋华.基于ICAP学习方式分类学的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模式变革[J].教学与管理,2019(36):115-118.
[3]朱柏树,沈慧珠,顾俊琪.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以省级赛课“设计简单电路”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19,41(07):54-57.
[4]陈晨,陈立其,陆建隆.初中物理教学渗透物理思想教育的内容选择与实践探索[J].物理教学,2019,41(02):46-4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