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初中学生学好物理课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陈秀芬
[导读] 初中物理教材是在实施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编写的。

        陈秀芬
        四川省蓬溪实验中学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初中物理教材是在实施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编写的。课程的理念要求注重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的本位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求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在此新的要求之下,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就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某一知识或规律产生或发现的过程,将当初科学家们研究这一问题的过程适当地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进而掌握某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这是物理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学生学好物理的前提是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必须是鼓励学生从事实(物理现象)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不管他们猜想是否正确,都要鼓励他们大胆的把他们的亲身体验小结成结论或经验。如“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中,开始他们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其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后来在进行验证时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时与物体的重力有关,有时又与物体的重力无关,这时就要引导他们进一步分析得出何时与物体的重力有关、何时与物体的重力无关。虽然这样的结论并不是非常全面,但对于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总结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在这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再引导学生做深入的分析,最终去伪存真,综合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有效做法就是采用类比法促使学生将所学到的新知识与自己的生活中的经验进行类比,扩大他们思维的空间,以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
        在现行的教材中适合采用这种方法的教学内容非常多的,如声波的传播形式可比作水波的传播形式、原子核与原子体积大小的关系可比作乒乓球与地球的大小关系等,这些形象的类比是将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有效的融入课堂,对于某些抽象知识的理解非常有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打一些恰当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来打比喻,加深理解。               
        二、要让学生学好物理必须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圭赢.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

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觉边实验。
        三、学生学好物理还与教师的课堂有效引入息息相关
        新课引入,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意志,乃至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我们在引入新课时,要尽量做到精彩并触及学生的心灵,要尽可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眼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能同化、不能顺应时,就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强烈的矛盾冲突,这种现象称为认知冲突。实践证明,没有认知冲突的学习过程,学生对习得的知识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容易产生遗忘。相反,有认知冲突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另一方面有利于明晰教学目标,迅速切入课堂教学主题,甚至会令学生终身难忘。
        四、初中学生要学好物理教师还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方法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确也存在了不少问题:如有不老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课堂上呈现;“复习(提几个单间问题)——讲新课——讲练习——讲小结”这样以讲为主的简单的方法和模式,在课堂上既没有设置一些背景来复习引入,也没有创设一种情境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启发式教学运用得很差,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比较严重。这些倾向和现象淡化了基本知识的教学,弱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效率十分低下,由于课堂效率不高,课内损失课外补,大搞集体补课、大搞“题海战、满堂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偏离了培养目标。面对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改变其现状,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真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本人反复思考后认为,应该从优化课堂教学这个角度着手,来提高效率,推进素质教育,即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环节和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要营造有利探究的情境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教师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探索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探索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密切合作关系,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合作。努力创设“教师一学生”及“学生一学生”间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消除探索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有一个心理安全感,全身心投入学习探索与创造之中。在学生做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学生的探究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
     综上所述,要让初中学生学好物理课程,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是改变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非常主要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紧扣所授知识,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焕发出课堂中应有的活力。让学生喜欢物理,愿意并且乐意学习、学好物理,真正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素养的现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实验多视角选择器材研究[J].金宗涛,付涛.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