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禹
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238300
摘要:初中数学的学习更加注重学习思维能力的提升,逻辑性的发展。八年级下册中一次函数的学习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是学习其他高阶函数的基础。因此,老师在讲述一次函数教学内容时,要从长远发展着手,依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优化自身教学策略,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能够运用知识。故,本文以初中数学中一次函数为研究背景,浅析教好一次函数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一次函数;教学策略
一次函数的学习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内容,它体现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向学生传达了数量之间的关系及规律,反映了函数的特点以及思维方式,是学习其他函数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将数学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因此,在初中阶段让学生学好一次函数并与生活实际问题相互联系,老师就要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学方法持续优化,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高效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分散能力。
一、依据学生情况制定合理教学目标
老师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离不开对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调查,只有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需求,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实现因材施教。此外,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依据学生学习策略,教学重难点,学习情感培养等方式着手,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之下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1]。因此,老师在具体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根据具体的课程性质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需要循循善诱,由易到难,这就意味着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概念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归纳法或者演绎法,引导学生表达出一次函数的具体含义,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能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正确区分y=k/x(反比例函数)、y=kx或者y=kx+b(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具体表达。在具体应用课程时,老师就要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放在一次函数与应用问题的具体结合,让通过问题阐述,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根据教学课程中的任务要求,设定小目标,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比如,老师将整个一次函数的教学看成是宏观大目标,将具体的难点重点分化成小目标。首先,通过一次函数图像教学让学生总结函数规律。其次,让学生通过函数规律总结函数存在的性质特点,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最后,通过类比等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知识比较、分析、总结能力,内化函数教学;第三,根据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标准要求,细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情感及价值态度的培养。老师在制定此目标时,要结合一次函数的具体内容,深挖知识背后的情感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提高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及价值观念。
二、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如今教学课堂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逐渐升级,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提升教学效率。因此,为了教好一次函数,老师就要巧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元素,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内容更好接受内化[2],使学生将一次函数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提升教学效果。老师在具体导入课程内容时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如PPT,将所学知识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问题展示,从已有的知识着手,分析出一次函数的具体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老师在导入课程内容时,可以举一实际问题‘小明与小强去郊外游玩,在路上花费2小时到达郊外目的地,游玩几小时后按照来时速度返回小强家。与此同时,小强妈妈在小强离家4小时40分钟后开车迎接小明小强。
小强与小明骑车速度为15km/h,妈妈开车速度为60km/h,问妈妈与小明小强何时相遇?’通过具体问题导入,让学生自行研究讨论,最后收集学生的答案。随后,老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此相遇问题的图像,按照一次函数的具体含义做出函数问题的具体公式。通过这种图像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掘相关数学元素,并以此为依据勾画函数图像,进一步培养学生图像与实际问题联系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推理能力。
三、借助多种方式做好实践教学
数学学科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也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学科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及价值,完成教学的培养目标。因此,老师在讲述一次函数内容时,就要注意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借助多种方式做好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将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依据[3]。与此同时,老师将函数内容做实践化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以生活化的场景,调动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主动性。老师可以在讲述完一次函数的性质、概念、图像等内容后,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比如,老师可以设计演出经营利润与实际观众数量的函数问题。假设一场演出的门票为100元/每位,演出场地观众限额为2000人,而当观众人数超过1000人时就要交5000元的保险费用,问⑴当人数不超过1000人时,经营利润与观众人数的函数公式⑵当观众人数超过1000人时,经营利润与观众人数的函数公式?通过这种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进而积极投入到问题研究中去。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研究,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对周边事物进行观察研究,看看周边事物的运行发展是否也存在函数关系,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函数在具体生活中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动力,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四、运用比较教学增加教学趣味
初中学科内容较多,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如何提升学习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数学老师较为关注的问题。因此,趣味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在具体结合使用趣味教学方法时,老师还可以结合比较教学方式,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通过两种学习内容的类比、对比,进一步掌握学科知识,提升数学成绩。比如,老师可以将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进行比较,先从函数图像着手,让学生通过具体图像观察总结两者的区别比较。正比例函数是对称的,即当函数公式(y=kx)k>0时,图像分布在一、三象限,k<0时,图像分布在二、四象限。而一次函数可以经过(0, b)和(-b/k,0)两点画出,正比例函数通过(0,0),(1,k)两点画出。通过函数图像的直接比较,加深内化学生对两种函数的比较记忆。与此同时,老师要注意在运用比较法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主体的地位及价值,及时转变自身教学角色,不要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点,老师就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让学生充分展现自身实力,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总结问题。对于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题解答,老师也不能只局限于一种解题方式,让学生学习自己的解题思路,而是让学生“以一举三”,分散思维,使学生按照自己的知识理解解出实际问题。总之,老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交流互动,让学生自己切身理解知识内涵,提升认识高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函数作为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内容,老师就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着手,提高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能力,为后续高阶函数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荣.关于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考点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5):70-71.
[2]张红莲.怎样上好初中数学复习课——以《一次函数复习课》为例[J].试题与研究,2020(05):39-40.
[3]甘宗全.如何教好初中数学一次函数[J].中学教学参考,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