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黄甦
[导读] 数学是小学教学科目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而小学中年级数学知识的教学

        黄甦
        义乌市宾王小学 浙江省义乌市 322000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科目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而小学中年级数学知识的教学,更是对学生将来更好掌握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有直接的影响,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实践有效性。为此,笔者对如何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展开了探讨,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提高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新事物的能力和接受能力还处在萌芽时期,假如教师一直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会比较吃力,而且积极性也会逐渐下降。所以,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实践有效性,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降低知识的难度,将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联系到一起,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一、通过动手实践降低数学知识难度
        教学方式和思路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务必要找到更易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才可以达到优化实践、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基与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些小木棒,然后再开始授课。授课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这两个图形的平面图片,当学生了解之后,再将多种图形的图片混合在一起,让学生辨认出其中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或者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如椅子、文具盒等,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来亲手制作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好吗?”小学时期的学生比较好动,听到教师这样说便会积极回应教师:“好的。”此时,教师就可以拿出小木棒分别发放到学生手中,当学生准备好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亲手去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后,就会对这两个图形形成深刻的印象,并牢固掌握这部分数学知识。
        教师通过这种动手实践操作的方式授课,不仅可以降低数学知识难度,令学生更加扎实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发展动手能力,并有效促进学生理解能力不断发展。
二、将数学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
        小学时期的学生,往往对自己生活中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而数学知识又与生活有密不可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授课时,有效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令数学知识不再抽象,进而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比如,教师在讲《小数乘法》的知识时,就可以通过联系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实际例子来授课。首先,教师先向学生传授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的知识,当学生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后,教师便可以结合生活来为引导学生深入去探索。教师可以这样说:“小明与妈妈去超市买零食,进入超市后,小明的妈妈让他自己拿喜欢吃的零食,但有一个要求,就是让小明最后要准确计算出一个花了多少钱?结账时,小明数了一下,薯片一共拿3包,每包是5.5元;酸奶一共拿了两盒,每盒是4.6元,请问小明买这些零食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呢?”学生听了后,便会去想象这两种食品,并对照相应的价格去计算价格。学生通过运用教师所讲授的小数乘法便会计算出一共是花费了25.7元。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将数学有效和生活联系到一起,并且使呆板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会积极去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也会更加牢固掌握数学知识。
三、导入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积极性
        积极性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关键性的因素,所以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而小学时期学生的特点是特别喜欢玩游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有授课时,有效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巧妙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并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在《认识方程》的数学课上,教师首先针对有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授课,使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列法,以及字母在方程中的使用方法。然后教师就可以导入这样一个游戏:“让一组学生代表x,一组学生代表y,并告诉学生x+y=z。而z的数值由教师来定。当教师说出z的数值后,让这两组学生分别站出不同的学生人数来达到z的数值要求。”当教师讲解完游戏的玩法后,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喜欢玩吗?”学生便会回答教师:“听清楚了,喜欢。”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来共同玩游戏,学生便会在愉悦的心情下,积极参与到游戏当中。
        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导入数学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边玩边掌握教学内容,并且,有效活跃数学课的气氛。相比教师凭是一味讲授的教学方式,这种学习效果会更为显著。
总结: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新颖的教学方式,令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现在课堂上,进而激发学生兴趣。并且要考虑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事实,将数学知识有效与生活联系到一起,进而使学生快速消化和吸收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任义学.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亚太教育,2020,(4):116.
[2]张昌.关于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写真地理,2020,(5):0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