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庄晓丽
[导读] 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是一项十分有必要的教学探索任务

        庄晓丽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  314502

        摘要: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是一项十分有必要的教学探索任务,而一般而言,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更加深入,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引导的方法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主导者向教学引导者的转变.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进而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双向提高.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持续不断地推进,但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数学教师仍旧习惯在课堂上使用灌输式教学法,突出教师主导地位,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仍旧未能改变。数学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心生畏惧,加上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的学习情趣更加减弱,难以真正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致使多数教师将视野集中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之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知识积累以外其他素质的培养,比如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等都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不深刻,自然无法感知数学的实用价值,并有意思地将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数学教师通过应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深度学习,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生本理念和教学方式创新的要求,旨在真正打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质疑批判和合作创造的能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然要深入教学实践探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2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
        2.1组织学生课前预习,提升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问题导学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自主探究.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生提问的质量.究其根源,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学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提升学生提问的质量,即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价值,避免教学流于形式.在笔者看来,教师在课前需要组织学生预习,预习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一方面,学生提前预习后,在上课时便胸有成竹,能更加灵活、高效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这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经过提前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大致的掌握,提出的问题更有深度,而且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他们的薄弱环节,从而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在课前预习,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例如,在上“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这节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准备好微视频和学习任务单,然后让学生利用视频和任务单自主学习(知道什么是平均数及如何求平均数),为接下来数学课堂上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深入探讨问题打好基础.
        2.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明确课堂教学内容
        经过课前预习,学生对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也明确了自身的学习需求及薄弱环节.换言之,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知道了自己在哪些方面有待提高,也知道了这节课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因此,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应摒弃过去直接引入主题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这一策略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构建的数学课堂更贴近学生,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为了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实施奖惩制度,对在新课导入环节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例如,在“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这节课上,笔者请学生讲述预习后有哪些疑惑并提出问题.在笔者的鼓励下,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A:“老师,我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但是我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B:“老师,假如有两支队伍,分别是甲队和乙队,甲队成员的平均身高是145 cm,乙队成员的平均身高是148 cm,而小明是甲队成员,小强是乙队成员,那小强是不是就比小明高呢?”学生C:“老师,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它们的平均数是不是一定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学生争相提出自己的困惑,而笔者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在这个基础上有目标、有计划地调整教学方案,明确教学内容.
        2.3总结评价
        问题反思是问题导学法不可缺少的内容。体验问题反思活动,学生可以自主地审视自己体验情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情况,从中发现自己的学习不足,通过与他人的继续交流,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弥补不足,进一步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果。此外,通过不断地体验问题反思活动,学生可以逐渐地形成数学反思能力,为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笔者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会讲解了所有新知内容之后,鼓励学生自主反思,建构思维导图,在整理知识的同时,梳理学习到这些知识使用的方法,遇到的问题等,就问题向小组成员请教,或向老师求助。如此反思,不仅可以使学生建构出完善的知识结构,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还便于发展反思能力,一举两得。
        结语
        总而言之,利用问题引导的方法,教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展开知识的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设计提问角度、提问方式、提问内容,保证在问题引导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被充分调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逐步深入的数学探索中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自身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J].教育界,2020(23).
        [2]蔡丽萍.问题导学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J].名师在线,2020(07).
        [3]孙传华.以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小学数学教学思路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