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高扬波
[导读] 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和巩固非常重要。
        高扬波
        福建省平潭第一中学  350400
        摘要: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和巩固非常重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应当注重通过开展丰富的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化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基于发展学科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
         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比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验教学是组织学生就化学常识开展操作并进行验证的重要形式,对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非常重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的革新和发展,在传统的以应试为目的的学科教学之外,更加关注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方向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必须加大革新的力度,增加实验教学在学科中的占比,丰富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注重学生的亲身参与,以核心素养为指导进行教学设计。
        一、对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理念的解读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部门对各个学校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方向,是指导各个学科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教育理念。这里所说的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教育学习中所应当具备的能够与自身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素质和能力。以高中化学学科而言,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所指的就是学生通过高中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能够发展出的化学思维和化学能力,而后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并具备通过各种手段独立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过往以课堂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模式之下,学生所接收的知识大都是教师经过加工和总结直接转达给学生的,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缺乏应用的能力。而核心素养下的化学实验教学,以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导者,给学生创造了更多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这对于学生的学科学习乃至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二、基于发展学科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策略
        (一)营造氛围,鼓励实践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难度相对而言已经比较高,如果仅靠死记硬背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都会比较大,教学效果也难以保障,核心素养下的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践、思考和探究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首先转变教学思路,以核心素养理念重新审视化学实验教学,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注重创新和应用;同时,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独立或合作开展实验为主,为学生创设开放、自主的实验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进行实验,探索多种开展实验的方法,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以个人、小组的方式培养操作技能,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提高化学实验内容的多样性
        化学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仅靠理论知识的学习很难真正理解化学知识,学生无法将化学知识进行有效转化,当面对复杂多变的题型时就显得束手无策,因此化学教学的开展必须要借助实验的有效辅助。

但传统的化学实验对于教材的依赖比较高,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都较为单一,并且主要以教师在课上操作学生进行观看为主,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操作的只是一些比较简单和设备要求不高的实验,学生没有经过亲身操作验证的过程,只是看教师操作并总结操作要点和结论,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相去甚远。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导,加大学生参与实验的比例,跳脱出课本的束缚,提高化学实验内容的丰富性,补充化学实验设备,由学生主导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和要点,形成实验结论才能真正让学生理解并转化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空气污染、水污染、汽车尾气等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这些污染物质,检验其化学成分,分析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并尝试寻找如何有效降低及改善这些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实践探究,利用实验、交流、探讨、总结、分享等方式达成学习目标。
        (三)将化学实验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变革,有效丰富了化学教学的丰富性,将化学实验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结合,可以将实验内容进行更加直观、全面地呈现,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实验步骤和要点总结制作成为教学视频,在课前引导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平台首先对实验的操作方法进行预习,将操作步骤和要点烂熟于心,这样可以大大缩减课堂讲解的时间,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在化学实验课上无法展示的大型实验或危险性实验进行呈现,突破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局限,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有效引导了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家庭实验作业
        传统的化学课后作业,大多是对化学知识、化学公式、化学实验步骤的抄写、背诵、检查,这种大量抄写、死记硬背的方式违背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课业压力,且无法将化学实验教学融入化学课后作业当中,而趣味性化学实验作业的应用,可以将一些简单的化学知识和实验与家庭生活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够摆脱繁重的作业压力,还能够在趣味的实验当中发展自己的求知欲,是顺应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有效方法。
        例如,教师通过布置“巧除厨房油渍”的家庭实验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学到的酸碱作用清洁厨房,在家中尝试配置化学溶液,并通过清洗油烟机、炉灶等方式检验实验的结果,通过这样的家庭实验作业,既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应用能力,帮助家长完成家务,拉近亲子关系,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该颠覆和创新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加大实验在整个学科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同时以学生为主给学生创造更多独立或合作开展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验证,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的结论自然印象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王雪玲.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杨刚.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才智,2020(4):50.
        [3]朱永成.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5):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