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星浩
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学校 江苏 张家港 215631
引言: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图片和文字结合在一起的图形思维工具,数学知识中的复杂关系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使知识结构更加具体,对提高学生学习难点知识的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处理因为数学的抽象性所造成的影响,提高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在小结与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模型来掌握与巩固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完成高效数学课堂建设,从而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使用策略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及特点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1970年发明的一种学习方法。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它将每个概念都以一个直观图表的形式建立起来,从而方便学习者通过对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来进行有机掌握。就初中数学来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运用思维导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表达时掌握全局,理清思路。另一方面,还能够让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学习在思维导图之下达成共识,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这样师生互动自然就会更为流畅自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概念与知识点的分散性使学生难以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综合掌握,当然更谈不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但是,如果我们按照初中数学的教学特点,将思维导图这一学习方法积极导入课题教学,将复杂的概念与公式进行系统的整合,将简单的记笔记方法提升为高效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笔记和其他笔记不同。思维导图笔记大多以图表、文字以及符号的形式出现。而且大部分笔记都是用色彩鲜艳的颜色进行记录的。这样数学课堂上部分学生视觉上的厌倦就可以通过明亮的色彩来迁移和改变。此外,思维导图模式笔记通常基于关键字、关键词与关键句子的形式来进行组合,然后经过学生的发散思维将需要记住的东西回忆起来,并巩固记忆。这种笔记和记忆的思维导图非常类似于顺藤摸瓜的感觉,找到一个出发点,并沿着思维与导图的路线来记住最终的结果。思维导图的结构非常分散,就像蜘蛛网一样。它的结构特征能够带给人多视角的思考和回忆,然后通过多种途径来找出问题的核心。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人类的左右脑,激发左右脑形成最大化的默契合作,同时这种记忆和思维模式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1.建立知识网络
初中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构建的是初中生对初中三年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所以如果我们无法帮助学生把这三年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编织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就无法确保学生在最终的升学考试中笑到最后。思维导图的优点就在于把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用图片与公式表达出来,方便学生的认知与记忆。思维导图显示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复习内容,学生通过它可以及时找出自己所掌握知识之外的遗漏部分,然后开展重点训练。当学生发现自己不能独立完成学习过程时,教师可激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思维导图知识网络中分工负责相互发现问题,然后利用小组内集体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以不断提升。
2.思维导图在解决问题思维中的应用
帮助学生形成处理问题的思维是初中数学开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化,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形成。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并非每个学生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差。在初中数学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处理问题的思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经常引入“思维导图”环节。比如在讲解苏科版七年级《有理数》这一课时,就可以按照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了解有理数的概念,并结合需求对有理数进行分类,理解数字0在有理数分类中的效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和难点内容,指导学生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使用“思维导图”:首先引导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步骤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将已知的数填入书图中,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总结出有理数的两种不同分类,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所制作的表格并加以总结。通过这样的课堂应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在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断对解决问题思维的过程进行稳固。这样使得学生所学知识的不断内化,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控制思维导图的规模
控制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规模,是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保证,同时也展现了初中数学教学的严谨性。为此我们在教学前应反复演绎思维导图,预测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合学情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有效的评价,从而获得最优思维导图规模。例如,苏科版初二“平行四边形”教学中,为了呈现对思维导图规模的控制,教师应根据计算方法、推导过程和教学思路,将平行四边形与思维导图结合起来,重新审视和规划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方法和指导顺序。在理顺数学概念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后,我们将平行四边形的理论内容放在思维导图的框架上,并以此为线索,演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旧知识的公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我们使用的思维导图达到最缜密最全面的效果,课堂教学节奏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长此以往,不仅充分凸显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更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结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不仅是“新课改”要求,更能够对教师教育水平和质量进行提升。而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让他们独立学习能力和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实质性的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潘琍.思维导图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价值和意义[J].试题与研究,2021(14):5-6.
[2]周春晓.初探初中数学环节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J].中华少年,2017(3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