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芳
石家庄市八一小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近些年,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我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兴趣的作用不可忽视,正所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趣味课堂教学法应运而生,它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独立创新的能力,所以推行趣味课堂教学势在必行。课堂需要就是我们老师不断学习和探究的动力。让课堂富有灵魂,让教育与时俱进,对此我浅析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建设。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建设
引言
趣味游戏教学,这属于游戏化教学中的一个类别,主要就是通过有趣的游戏来承载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形成有效的理解掌握。近些年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强调了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作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趣味游戏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手段,其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既能让学生参与,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就需要对趣味游戏教学加强研究,并将其合理运用。
1巧妙导入新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是教师能善于巧妙导入新课,在课刚开始就牢牢吸引学生眼球,有效激发学生好奇心,自然而然就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如在教学《认识钟表》内容时,教师可以以谜语的形式引入,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非常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日常生活,让学生感知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紧接着课件出示各类钟表图片,如挂钟、闹钟、手表、电子表等等,让学生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有指针,一类没有指针,只有数字,运用媒体演示,从儿童熟知的生活图引入,非常有助于学生产生亲切感,使学生深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趣味游戏导入数学课堂教学
在数学课堂中,导入环节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的核心作用就是集中学生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就可以事先设计趣味性游戏,以游戏作为载体,来创设课堂导入的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切入课堂学习。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的时候,就可以将生活中“算24点”这个游戏引入进来,随机给每个学生发4张数字小卡片,然后教师随意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四个数字进行计算,得到教师所给的数字。这样的一个活动,学生就会对手里的数字综合运用,尝试将加减法和乘除法混合起来进行使用,这就对混合运算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并且适时引出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将不同计算混合在一起之后的计算顺序和规则予以讲解。这样一来,通过趣味游戏导入教学,就让学生对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形成了初步认识,为正式讲解打下了基础。
3注重手脑并用方法的使用
处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很难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小学生在低年级时比较好动好玩,而数学知识有相对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很难做到高效省时。因此,教师将趣味性因素融入课堂时,需格外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手脑并用学数学。举个例子来说,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富有趣味元素的课外实践活动“画一画”“看一看”等,借助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调动学生注意力,防止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提升教学质量,也能帮助小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改掌握数学规律。
4鼓励自主探索,使学生深入体验成功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加强引导,不断调整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力求调动每位学生参与课堂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借助游戏,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发挥出课堂游戏活动的优势,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分礼物”的小游戏,如:儿童节就快到了,老师给每组同学(人数4个)都准备了小礼物,现在请各个小组长把礼物平均分给小组成员,分完后发现,4个文具盒,一人一个,刚好分完;9支铅笔,一人2支,还多了1支;11个橡皮,一人2个,还多了3个等等,这个活动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他们就会下意识地思考:为什么有时刚刚好,有时多1,有时多3呢?学生自然而然就议论开了。如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探究意识,还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余数”。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以及学生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成功的教学并不是强制,而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积极经营课堂教学的兴趣点,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5组织数学趣味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因为小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最厉害的,他们对竞赛和游戏的热情非常的髙,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根据小学生心理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组织一些竞赛。在这个竞赛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竞赛的趣味性,而不是一味地重视竞赛的规则还有教师不能太严肃,因为这只是一个游戏的环节,应该体现出游戏本身带给学生的热情以及激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可以充分地调动数学的学习动力,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例如在学生学完口算之后,数学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学口算组织之类的竞赛,而且比赛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以全班为单位进行比赛,也可以分组进行比赛,也可以把男女生分开进行比赛等。而且在比赛的过程中哪组答题的数量多就是最后的胜利者。教师还可以给获胜的队伍一#奖励或是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充分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6对游戏过程合理评价优化教学
实施趣味化教学,还需要注意对游戏过程展开合理的评价。具体来讲,在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就要对学生具体的参与过程以及最终的成果产出进行评价,切实把握学生在学习中尚且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反思趣味游戏创设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后续教学活动展开优化,确保后续教学可以不断提升效果,达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与人们的生活与活动密不可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生活化、兴趣化。想要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学习兴趣,就要能够引领孩子走进生活,进而能够探寻数学的知识。以上是我们对此提出的一些教学策略,希望在以后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与学习中能发挥其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俊芳.玩要精彩,学要轻松——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8(11):142-142.
[2]马金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好家长,2019(21):250-250.
[3]李生林.基于游戏的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19(14):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