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轰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泗城镇中心校533199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对于学生学习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古有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于学生学习课堂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环境;学习成果
引言: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学生学习环境的因素也是非常广泛的。本文针对于学生学习环境的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改进方法,用此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课堂环境的意义
课堂环境是非常广泛的因素,它可以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环境是由学生与教师所构成的。学生是课堂上的学习者,而教师是课堂上的传授者,他们都是课堂环境的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状态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因此课堂环境是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因素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环境的影响因素中的原因有很多,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方式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教师的专业素养过于局限,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就会导致教学课堂枯燥无味,课堂的教学效率就会降低。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教师授课时较为单一的讲解课本上的内容,课堂上的教学安排也不够合理[1]。课堂安排不够合理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单一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学知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少,与学生没有进行合理的互动。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使得教师在课堂上着重于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而对于如今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成为全面性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学生因素
对于学生影响课堂环境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学生在刚刚步入学习时就不够积极,长此以往,就会使得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没有兴趣。同时家长也没有做好外援工作,使得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不够重视。这个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率,降低了教学质量。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的习惯也是影响课堂环境的一个主要的因素。
(三)学习空间因素
对于学习空间面首先考虑到的是班里的容量。根据教育部的不断改革,对于教室中学生的容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每个班级不得超过50人。可是在一些学校仍然存在班级里容纳70多人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不够充足。这种教室人数不合理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社会因素
对于社会因素,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关系不和谐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主要是教师要制造机会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不能让学生之间有不好的竞争关系,要帮助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朋友关系。因此这种因素对于课堂环境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解决策略
(一)改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式
过去的教学方式对于现在的教学已经不适用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2]。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对生活中的圆柱与圆锥进行收集,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所要掌握的内容。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师可以积极的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二)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去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在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时,都要积极的参与[3]。例如,教师安排了对于“百分数”的预习时,学生要积极的去做好课前准备,多去查找资料,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的交流。教师为学生去改变教学方案,同样学生也要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课堂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关键性的存在,一个好的课堂环境对于教学活动可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课堂环境所包括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都是要由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来克服的。教师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样学生也要提高热情,积极的去配合教师去完成课堂任务,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晓玲.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2]赵静. 过程性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杨梅. 基于智慧教室的小学数学课堂互动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