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碧波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陈江五一小学 516029
摘要: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对学生发展来说变得十分重要。传统的教育理念、方式和手段已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对于学生而言,“学会学习”已然取代了“学会知识”的战略性地位。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STEM教育背景下的“学习力”培养应然而生。如何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力,要多方形成合力: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提升教师素养,具备学科融合教学能力;布置适合学生的综合性、发散性任务,激发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注重日常教学内容的延伸,把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研究知识,进行学科融合教学;加强团队合作,系统规划,逐步推进。通过对小学数学学习力的培养,形成学科融合思维,从而带动多方面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STEM教育 融合 学习力
小学生的学习力是影响其实现高效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目前小学生学习力的培养还不太理想,培养小学生学习力的课程、活动、方式等还存在不足。STEM教育是跨学科知识的培养与探究,借助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学科融合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非常有利于小学生学习力的提高,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习力,通过提升数学学习力,从而带动其他学科学习力。
首先,通过老师的精心备课和多方面学习,铺垫教师学科融合思想基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为人师者也必须不断学习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在STEM教育的背景下必须多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将学科融合思想更好的落实到日常教学中。正如近期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付丽旻老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现在我们要注重培养发展4.0版的教师,这些教师是专业复合型,不仅熟练掌握运用本专业知识,还熟悉了解相关专业及心理学专业等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多了解熟悉物理、化学、小学科学等知识,这样才能将小学数学知识讲得更透彻,更好的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老师们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精心准备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的给学生一定任务,引导学生综合学习。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询问亲朋好友等方式,多方面了解相关延伸融合知识,再通过提供机会分享、展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获得成就感,与此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培养。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数学圆柱与圆锥一章中,学生要学习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但只学习了如何求圆锥的体积,并没有学求圆锥的表面积,学生肯定也会有思考,为什么不用学习求圆锥表面积的方法呢?这时候老师可以很好的适时布置学生自己通过查找资料,自行制作圆柱和圆锥的形式,让学生课后探索发现,通过不断尝试、思考、修改,相当于学生提前自学了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将书本要求的内容学得深入了,还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力。
第三,注重“植入性”教育,培养学生学科融合思维力。现在书本很多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浅显易懂的,学生很轻松就觉得自己学会了,这样就会缺少再深入思考的动力,在教学中进行延伸,恰到好处的”植入”相关联内容,激发学生思考,带来新的挑战,让学生思考得更深、更广。例如,在讲到平年与闰年的知识时,一种简单判断方法是:闰年是能被400整除,或者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其余的年份都为平年。但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计算方法呢?还可以怎样表达呢?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告诉学生这其中有很多的物理知识、天文学知识等,根据情况可以让学生回家收集资料了解,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播放小视频的形式进行介绍,学生不仅了解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等知识,还进一步体会中国历法家的智慧,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最后,注重团队的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小学数学学习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逐步推进落实。第一步,通过现实和案例分析在师生中贯彻STEM教育背景下学习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中,认真分析STEM教育与传统模式进行对比的优势,树立运用学科融合思想后,促进学习力逐步提升;第二步,组织团队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群策群力,做好相关融合内容要点,认真备课。在研究的前期,组织团队成员先研究适合运用STEM教育的内容,集体分析后由个人备课,再集体讨论改进,慢慢的让所有研究成员都能集中团体的思维方式,完成单独备课、集体运用;第三步,通过专题培训,日常运用,形成一定思维模式,自觉延伸融合。有了一定研究基础和局部应用以后,注重方式方法的推广,组织专题培训,逐步形成统一思考和备课模式,在更多的课例乃至全部的课例中逐步运用,实现不经意间完成STEM教育思想渗透,提升学生学习力。
在STEM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力,主要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互惠力和学习创造力等,当教学中融入多样化的元素时,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不断发现新问题,会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这个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毅力;当学生遇到问题一个人无法解决,就会产生合作交流,在交流碰撞中,同时也提高了学习互惠力;当学生在解决一个一个问题时,容易迸发出灵感和火花,学习创造力也得到了提升。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可以说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背后都是数学在后面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在数学方面这些学习力的培养和提升,带动引领其他方面的学习力,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蒋志辉.STEM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2).25-32.
[2]阮毅华.基于STEM视野的集成数学校本课程[J].数学教学通讯,2019(22).19-20.
[3]钱国珍.基于STEM理念下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