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徐多妹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是其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徐多妹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215123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是其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其自身的解题能力同样也是提升其自身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于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让同学们深入的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框架,以此提升其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样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习题训练和练习,让同学们在不断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行为,为后续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培养;方法
引言
部分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阶段,其自身不能将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全部放在解决问题方面,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事物的影响,逐渐变得不愿意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导致数学课堂的质量严重下降。这样一来教师就需要利用自己的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手段,增加练习的机会,让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对于数学课堂有着全新的感受和体验,可以将自己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在问题中加以验证和应用,获取全新的数据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知道问题中涉及到的信息和数据,明确考察的知识点,从而为后续的解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创设问题情境
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使得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能针对相应的问题或者是知识点进行深入额的研究和分析。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在课堂中根本没有给予同学们相应的机会和空间,解答相应的问题,而是直接将相应的答案公布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逐渐的形成依赖性,不愿意主动的思考问题,变得越来越不爱动脑。长此以往他们自身的思维和想法就会被局限在教师固有的观念和数学课堂课堂中。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同学们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相应的知识点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寻新的问题。以解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教师可以为同学们设立相应的问题:“小猴第一天帮妈妈摘了30个桃子,以后的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了5个,那么小猴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同学们可以运用怎样的方式解决呢?”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让同学们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方法。通过上述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相应的策略进行解答,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确定所需要的解题步骤,以此快速的解决相应的问题[1]。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由于每个同学对于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都不相同,所以导致他们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这样一来同学们之间就会产生差异。

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同学们分配相应的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此过程中加深并且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以解析《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为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内容),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小组布置以下任务:(1)园艺师想要在用120盆花布置学校的操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下几盆花呢?(2)四年级一班有34个人,一共借书272本,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个人借书多少本?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深入的研究相应的问题,让其提高对于初商调整的判断能力,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的讨论和研究相应的问题可以让其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升,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2]。
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而言,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会觉得只有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才能快速并且正确的解答相应的问题,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项最重要的因素—读题,通过阅读题干可以让学生快速的知晓题干中涉及到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判断出其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他们认真的阅读题目,仔细的审题,在阅读的过程中针对相应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进行标记,在解答问题时进行整合和汇总,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以解析《可能性》为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内容),教师出示相应的问题:(1)三天后( )会下雨。(2)西瓜(  )长在树上。(3)我一生下来( )会跑。(4)公鸡(  )会下蛋。(5)抛一元硬币,正面( )向上。通过上述问题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同学们阅读题目,在此基础上分析题目中涉及到的相关信息和数据,以此让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一些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还是存在不确定性的,以此提升他们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行为,从根源上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3]。
结束语
通过上述针对在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同学们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让同学们在解题的过程中知道其自身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以此提升自己的解题正确率,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考验他们是否已经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对于相应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加深并且强化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和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思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可以推动我国数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树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4:121-122.
[2]马艳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1:189-190.
[3]闫淑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7,02: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