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龙
广东省惠州市华罗庚中学 516000
摘要: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难度相对于初中阶段的难度有着明显的提升。物理这门学科本身存在着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存在问题。尽管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了基本的物理知识,但是还是需要学生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学习。很多高中生在课上发现了物理这门学科的难度,慢慢地失去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为了能够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教师要主动提高学生在课上的积极性,进而保证课堂活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生积极性;提高策略
引言:现如今,国家非常重视广大一线教师对高等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学生如今的全面发展,想要提高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首先要能够转变教学的模式,在模式的转变中鼓励同学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并鼓励学生在课上思考和交流,同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拓展高中生的物理思维,进一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真正做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
一、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够在课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曲线运动”这一单元的内容时,需要学生能够掌握曲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并能够独立地解决与曲线运动相关的问题。为了能够让高中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的生活进行结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能够经常观察到曲线运动的现象,物体在进行曲线运动的过程中有着什么特点呢?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看到曲线运动,老师在课上可以请同学们选择橡皮等学习用具,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物体,观察物体的运动轨迹,并说明自己发现了什么。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很好地带动起来,同时学生也愿意主动地深入探索与曲线运动相关的知识,加深自己对这一运动的了解。在学习兴趣的带动中,同学们非常愿意参与到老师设计的课堂环节中,并由此提高了高中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利用这样的学习氛围主动地介绍曲线运动,并结合实际的题目让高中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曲线运动的题目要如何解答,进而通过提高高中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1]。
二、补充学习材料,鼓励相互讨论
补充学习的资料可以让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到课堂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在介绍“匀速圆周运动”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老师可以通过补充与圆周运动相关的背景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环节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圆周运动,同学们去游乐园玩的过山车就是运用了圆周运动的原理,秋千的原理也是参考了部分的圆周运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上积极地讨论。
面对老师在课上提出的几个例子,同学们首先要讨论这些例子在运动中出现的共同点是什么,圆周运动和曲线运动有着什么区别。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逐渐多元化,并能够突出不同高中生在看待同一问题时所出现的不同的反应。在讨论的课堂氛围中,同学们能够主动地发表个人的观点,这些观点很有可能是启发学生下一问题的关键因素,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记录个人的观点,并由此在课上请小组的成员分享观点,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在课上落实课堂讨论这一教学环节,学生在课上的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也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的内容[2]。
三、结合微课教学,实现多元互动
微课是现阶段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功能,很多的学生能够在微课的辅助教学中主动地学习个人在课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够在课上灵活地运用微课完成教学,进而在课上实现多元的互动,强化学生的物理专业技能。在学习“天体运动”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老师首先可以运用微课在课上展示真实的天体的运动轨迹,进而在视频中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天体能够围绕着基础的轨道运行呢?这些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力呢?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不是我们能够运算出来的呢?随着老师在课上的提问,同学们要能够在课上有针对性地学习微课,并利用微课中介绍的重要的知识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而掌握与天体运动相关的知识点,最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灵活地运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完成授课,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多元互动,在互动中帮助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四、知识综合运用,强化物理技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阶段相对重要的内容,由于这部分内容介绍得相对抽象,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并不是十分透彻,教师要能够在课上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提高高中生物理专业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课上灵活地运用机械能的知识。在系统地学习“机械能守恒”时,教师要能够将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进行联系,并在实际的题目中让学生感受这三者能量的相关性和不同点,通过实际的题目鼓励学生自主总结,进而提高学生在课上的参与情况[3]。
结束语:总之,只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课上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够发挥出高中生在课上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将教材中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老师在教学模式的调整中,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授课的方式,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洋.核心素养条件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8.
[2]林广波.高中物理创新实验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3]郭帅.基于核心素养下物理学史和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