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美
江苏省东台创新高级中学 江苏 东台 224200
摘要:高中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学业繁重,他们即将经历自己人生当中十分重大的一次考试——高考,因此在心理上生理上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这也凸显出了高中班主任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一定要对学生展开科学且有效的管理,做好学生引导者的这个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策略。
引言:有效的班级管理,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良好班级氛围,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是目前班级管理效果提高的最有效的方式。作为高中班主任要正确地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选拔出优秀的班委会成员,面对全体学生,开展班级管理,把学生引入到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浓烈的班级氛围,主动地接受教育,把握好班级管理的细节,运用德育教育,发挥其育人的功效,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从而促进班级的有效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班主任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提升高中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所裨益。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现状
1.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中,学习成绩是衡量一名学生是否优异的关键标准,尤其是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前所未有。高中阶段学生的课程难度较大,任务量多,学校和家庭给予的身心压力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身心发展很容易受到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遭到忽视,综合素质难以提升。
2.限制学生的创造力
高中阶段许多学校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班主任也会在班级内部制定各项标准,这些标准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使得他们只能在条条框框中活动,自身的创造力很难发挥出来。一定的约束是必要的,但是过多不必要的约束产生的效用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看似简单省事,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管理方法不合理
高中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压力较大的阶段,若教师的管理方式不科学合理,便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有效的管理既要使得整个班级的运转井然有序,又要使得身处其中的学生自觉自愿的服从管理,并有益于其身心发展。若教师只会一味的制定严格的条条框框,或一味的采用简单粗暴的形式管理学生,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到最终的高考。
二、提升高中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策略
1.充分发挥班委会作用
高中班主任的工作和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班级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等要他们协调管理。有时候,仅凭班主任一己之力难以应付琐碎、繁杂的事务。所以,班主任加强对班委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班委存在的意义本身就是为了帮助教师减轻管理负担,服务同学,同时还能够锻炼班委的组织协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班委来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当然,教师应当做好指导和辅助工作,一同完成班级的优化管理。
2.管理民主化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都已趋于成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一味的严格约束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因此教师应当实行民主化管理政策,积极接受来自学生的意见,一来可以确保管理政策的合理性,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二来学生的配合度也会更高。民主化管理旨在让学生意识到,班级管理不是教师或者班委会的工作,而是班级中所有同学的责任。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权力,给予一定的指导。
3.营造良好的沟通平台
良好的沟通氛围能够使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高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很强,有自己的想法。在感情方面、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但是由于和外界的接触较少,很多想法还不够成熟。在师生沟通时,教师可以尽量多地去使用一些非语言沟通的元素,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师生沟通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果距离太远的话,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生疏感和距离感,不敢向老师吐露自己的想法和心声;如果距离过近的话,又会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在交流时,教师应当使用温和的语气,注意营造出一种朋友间进行交流、唠家常的氛围。这些小细节能够尽量地让学生在谈话的过程中保持身心的放松,师生之间的谈话也会更加有效。
4.尊重学生的差异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高中生来说,其性格、想法、行为方式各不相同,也正是因为这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才组成了个性鲜明的班集体。教师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应当充分地去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一些不够成熟的想法,教师不能一味的指责或批评,而要客观的帮助学生分析利弊,提出解决方法,获得学生的信任感。师生之间袒露心声,才能有效地沟通交流。
5.组织班级活动
对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过重的学习压力很容易使高三阶段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时候高中班主任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等,为学生设计充满趣味性的班级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活动最大限度地缓解学生的压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例如,高中班主任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建立一些兴趣小组,利用这些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特长,陶冶学生情操,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还可以为学生组织读书节、志愿日、艺术节等活动,培养学生勤奋、努力、团结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6.给予学生关爱
高中生的身心在这个阶段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难免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对此,有些学生可能会羞于表露,将真实想法藏在心里。因此高中班主任一定要本着尊重学生的态度,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能表现出嘲笑、批评、看不起的态度,要设身处地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平等的地位和无微不至的关爱。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和鼓励,自然也会更配合班级管理。
结语:综上所述,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高中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广大班主任老师能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及时摒弃那些传统的,不适合现代教育发展变化的过时方式,要进行不断创新,增强管理能力,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连云.网络环境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创新策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7):51-52.
[2]陈海艳.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境及突破路径[J].魅力中国,2017(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