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书"到"育人" ——探寻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何慧霞
[导读] 农村学校德育管理需要面对更多实际问题,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需要外出工作
        何慧霞
        河南省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半截塔小学     462300
        摘要:农村学校德育管理需要面对更多实际问题,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需要外出工作,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更多的缺陷,导致学生德育现状不尽如人意。因此,作为主要的教育阵地,学校需要有更清醒的认识,直面学生德育的基本现实,并设计教育对策,以提高德育管理的整体水平。学校需要采取更多对策来更新教育思想,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德育管理活动,加强德育科学研究,为学校德育管理注入丰富的动力和支持。
关键词:学校德育;?核心素养;?管理实践;
学校德育管理面临许多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农村的学校,学生的整体道德教育基础薄弱。学校要有更多的承诺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活动,加强管理研究,有效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肩负着培养具有能力和政治诚信的人才的重要任务。培养道德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只有全面提高德育管理质量,才能赢得学校教育的最终胜利。
一、创新活动,丰富德育管理渠道
        学校德育管理活动呈现更多形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活动展开创新设计和探索,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可以让更多学生都能够获得思想的历练。农村学生对一些集体性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这无疑是重要教育契机。学校需要针对学生普遍关注展开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之中形成思想认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学校德育管理活动设计提供更多选项,开辟网络交互平台,发动学生展开德育教育讨论和展示,对有效提升学校德育管理品质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更新思想,建立德育管理机制
        农村学校德育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家庭教育的普遍缺失,周边环境的失调,以及社会道德不良现象的存在,都会给处于思想成长关键期的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我们需要正视学校德育管理现实,对学生德育管理基础做出科学的评估,自觉建立管理共识。学校德育教育是主阵地,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承担更多神圣职责,加强思想转变势在必行,面对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我们需要运用更有力的教育管理措施,占领德育管理的制高点,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更新德育管理思想,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机构,为德育管理顺利展开提供领导保障。首先,学校主要领导要跟进主抓德育管理工作,校长应该成为德育管理小组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德育管理组织结构之中。教导处、少工委、总务处等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是德育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其次,各个班级也需要建立德育管理小组,针对学生思想情况展开具体工作。班级德育管理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下面由班干部和小组长等成员组成,对班级德育管理措施执行进行具体落实,对班级德育管理表现进行跟进监管,对德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汇报,确保德育管理工作顺利展开。第三,德育管理与文化课教学密切关联,在文化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应该是最自然的选择。科任教师在执行文化课教学任务时,需要注意渗透德育内容,促使学生思想品质成长。


         三、健全机制,提升德育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管理制度机制,这是德育管理的重要物质保障。学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德育管理领导机构,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展开多种形式的德育管理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德育管理工作之中来。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全面渗透德育内容,在学校日常管理中融入德育管理理念,自然成为学校德育管理措施落实的关键。学校教育离不开制度,德育管理更需要健全的机制,在制度设定和执行阶段,学校需要有更多配套措施跟进,以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水平。
        学校德育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有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还需要有更多的配套措施,以及完整的教育计划,全校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分担,这样才能确保学校德育管理走向规范化和正规化途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多种管理制度都发挥重要助力作用。首先是教学管理,德育教育是文化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学校在教学计划设计中有明确要求,要将德育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全体教师要建立德育优先的意识,全面落实德育管理目标。在文化课堂上,教师要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更多思想历练的机会。其次是教学常规管理中,德育教学已经成为重要评价指标,学校在班级管理量化评比中,在教师教学成绩评价中,都渗透德育内容,让德育管理成为学校的核心工作。再次是建立家校联络机制,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都会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络渠道,随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换教育管理意见,形成管理合力,为学生思想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最后是学校推出德育管理主题活动,特别是主题班会活动,将学生德育成长作为重要指标推出更多管理举措。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核心,需要承担更多德育管理任务,在主题班会、主题征文、班级文化建设、社会公益宣传等实践活动中,建立健全相关管理监督机制,为学生德育成长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
        健全德育管理机制,学校需要上下齐心合力,将德育管理作为教学、班级管理、教学评价、学业评估的重要内容,确保多种德育管理措施能够顺利落地。学校对德育管理的重视,也触动了学生家长和社会,营造更为广泛的教育网络,自然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学校邀请专家来校作报告,给学生讲述品德故事,促进孝德文化建设,都可以对学生心灵形成重要冲击。很多学生家长长期不在家,学校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召开远程家长会,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也让更多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德育建设活动中来。
         农村学校德育管理问题多多,很多农村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特别是校外教育更是空白,导致学生思想出现滑坡现象。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需要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健全德育机制、创新实践活动、强化管理科研,将为学校德育管理带来更多发展动力。学校是教育主战场,展开德育管理和教育,我们责无旁贷,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升级教育机制,创新教学活动,都能够形成崭新教育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满鸿. 新时期农村学校德育实践模式的创新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1).
【2】何有龙. 农村中学班级德育管理研究[J]. 读与写(教师), 2020(5):0220-0220.
本文系2020年漯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农村学校德育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
(LHKT2020143)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