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房珊珊
[导读] 学生在进入高中时期后,思维已逐渐趋于成熟,

        房珊珊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山东济宁  273165
        摘要:学生在进入高中时期后,思维已逐渐趋于成熟,这一时期是学生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教育是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班主任此阶段开展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品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国家和学校高度重视下,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迫切,只有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这也是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道理所在。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主题活动;开展策略
引言
        高中班主任是高中生最为直接的管理者,对高中生德育工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时期,社会环境以及学生的心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主任需要改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以满足现代高中生对德育工作的心理诉求,从而促进德育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一、什么是德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改之后的一大创新点,所有中小学都非常重视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尤其是高中生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动力。有的学生毕业后会进入大学继续深造,也有不少同学会直接进入社会。如果在高中阶段没有做好德育的培养,到了社会不仅会给自身带来麻烦,也会给他人以及社会造成伤害。所以,加强对高中生的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当前高中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阶段社会的高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得以提升,而社会中对高中生思想健康状态产生影响的因素也逐渐增多。针对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固然重要,然而自身的道德素养也尤为重要。分析传统高中教育模式发现,针对面临高考压力的学生而言,教师更多地重视应试考试成绩的提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也多将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及综合能力发展形成了一定阻碍。为此,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须将学生道德教育作为重点。实际上,在应试管理模式向德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管理思路、管理方式较为滞后,并未对良好班级氛围构建的重要性形成认知,无法同高中生心理特点、学习兴趣相契合,使得学生在道德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较低。加之个别班主任对此阶段学生的德育活动缺乏丰富的经验,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所实施的管理策略较为落后,多以说教方式为主,并未足够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使得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产生了抵触心理,难以达成有效的师生沟通,对班主任德育活动的实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策略
        (一)发挥主题班会在德育中的作用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在德育工作汇总的重要作用。班主任是主题班会的主要组织策划者,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对学生品德情操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一般来说,班主任都是以德育为主题开展班会,而班会的内容主要是正确引导学生对价值观念的认识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而达到德育目的。当然,主体班会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游戏型、娱乐型、知识竞赛型等,通过多种情境让学生对道德有一定的认知,且认识到的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例如,高中班主任可开展“学会文明”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可由班级小调查、表演小品、文明小故事等组成,让学生全面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以拥有健全的人格与品质。


        (二)基于师生交往活动提升德育质量
        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及时鼓励学生,以此增强高中生学习的信心,使他们可以切实体验到成功学习的乐趣所在。特别是针对那些比较淘气或管教难度比较大的高中生,教师要避免强制性地要求或训斥他们,而可以指导学生以写“心灵日记”的方式,将自己的每日想法或感受记录下来,尤其是要鼓励他们将自己不敢对班主任说的话大胆地写在日记上面,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认可,且不容易使他们产生反感,所以学生的教育指导效果会更好。此外,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公平评价,不可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身心发展水平、道德品质水平等多方面的发展能力,借助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全面评价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实际情况。班主任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抓住评价的场合,这也是贯彻德育思想的重要保障。比如,针对学生的评价,班主任可以灵活地运用个性化评语的书写方式,如针对班级中某一位因为学习好受到其他学生妒忌而心生烦恼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给予“被人嫉妒是一件值得骄傲的幸事,这证明自己有才能,但是如果自己回头纠缠这种嫉妒,那么对自己却是一件不幸的事”这种个性化的评价方式,这样不仅展现了自己评价的真诚性,也有效地渗透了良好的德育思想,这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利用假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可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强有力的手段和方式。比如,我们会在每年的三月份组织“学雷锋、做好事”好人好事活动,到自己所在的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也可以去社区内的养老院帮助老爷爷,老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别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很多时候,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进行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深知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四)开展专题讨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为班主任,借助一系列的德育活动,能够使学生打开心扉,使班主任与之共诉衷肠,密切师生关系,解决日常学习生活困扰,特别是能有效处理青春期带来的苦恼,如高中学生对于男女生交往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作为班主任,可以开展专题讨论,通过“真人真事大家聊”、情景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识亲情、友情、爱情,让学生在高中生涯中学会进一步了解自己、珍爱自己,将默默的爱悦之情转化成相互激励的奋斗之心。因此,在德育活动中,班主任在让学生感受教育的温度的同时,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社会变革剧烈,各种思想交织产生,这些变化给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因此,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要求。班主任要切实担起德育工作的责任,改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并对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实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健.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85):165-166.
[2]朱财.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88.
[3]朱敦民.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策略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3):241-242.
[4]谢庭婷.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9(48):41-42.
[5]陈智君.高中班主任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德育能力的分析[J].学周刊,2019(15):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