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张梦
[导读] 情感教育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在如今教学改革的背景下
        张梦
        重庆市丰都县融智学校 重庆市 丰都县 408200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在如今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历史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的一门重要学科,更应该在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教师应了解到情感教育,内涵和重要意义,通过在教学中传达真挚情感,创设教学情境和丰富教学形式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育;情感教育;策略
        现在的初中生正处于头脑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更加强调自我的感受,情绪比较冲动容易与教师发生对立,所以情感教育应运而生。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教学对学生成绩的过分关注,它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内心的感受,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被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方面的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到历史课堂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通过注入自己的真挚情感,来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通过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课堂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这种教育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更有参与感,在学习时更有乐趣。并且还可以融入对学生的爱国情感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二.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1.促进师生关系融洽
        在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只是教师单方面口授教学的情况下,课堂容易陷入单调无趣的氛围之中,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此时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两者产生情感共鸣,让师生之间产生信任、尊重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1]
        2.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生正处于各方面的发育时期,头脑思想尚不成熟,正处于情绪变化较大的年龄段。他们容易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和任课教师产生争吵。如果在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教育,可以让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帮助学生在学习方面提升积极性,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主动收获更多知识。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1.向学生传达真挚的情感
        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首先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尊重,倾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学生真心相待,让学生感受到情绪的感染,产生积极向学的心理,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例如学生在讲解“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可以收集丰富的相关图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还可以结合自己的语言、神态和表情,为学生传达出对戚家军抗倭伟大精神的赞颂,对倭寇的痛恨,对国家统一和谐的珍惜。利用种种手段让学生受到爱国情感的感染,从而在心中产生对于抗击外来入侵者的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2]
        2.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情景创设是一种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的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为学生讲述背后的故事,分享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乐于学习。在情境创设中可以采取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更加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隋唐文化”这一内容的时候,在唐诗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具有古韵的优美音乐,并且配上有感情的诗歌朗诵甚至歌曲的改编,为学生展示唐诗的文化底蕴。并且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寻找诗词之中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学生自己感受诗词的美,在过程中学生会对知识进一步深入了解,并且受到文化的感染,更加乐于学习。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情感体验,加深了知识的印象。
        3.丰富教学形式
        传统的历史课堂中,单一形式的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在融入情感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遵循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迅速发展,它能够通过展示图片、音频、视频,把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识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在课前事先准备好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在视频中,借助视频中的画面和内在精神加深学生感悟。[3]
        例如在“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在网络上搜索并下载相关的影视视频,在课上为学生播放,让学生通过看影片的形式学习历史,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爱国情感,感受中华民族的人民抗击侵略的不屈精神,学生感悟到之后,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更有兴趣,也愿意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学。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师不应该满足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既要立足于原本的课本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挖掘更深入的历史知识,不断地开拓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并且要运用情感教育,在教学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在教学中融入爱国精神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完么塔.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初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57.
        [2]张兆盛.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9(03):5-6.
        [3]魏宇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2):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