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
云南省楚雄市三街镇初级中学 云南 楚雄 675017
摘要:初中地理知识是比较复杂的,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难度也比较大,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合理的运用到初中地理课堂上,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围绕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践运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地理,实践研究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教师能够将图形思维充分的融入到相关教学内容
中,以此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思维导图已经成了教师常用的教学工具。思维导图是使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式,运用到初中的地理学习中会让学生觉得很新颖独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并通过思维导图的优势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初中地理知识。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问题。因此运用思维导图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二思维导图在总结和梳理知识点方面非常有帮助。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加强掌握地理知识的理解尤为重要。学生可以通过创建的思维导图充分整合分散的知识点,有效记住相关知识点,并提高初中地理学习的质量。其三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完新知识后,教师可以给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思考出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长期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四思维导图使一些思维能力差的学生也可以很好的理解问题,有效的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思维,提高解题能力。【1】
二、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践研究的策略
1.拓展思维导图,降低学习难度
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关键内容比较琐碎,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内容简单化,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不同颜色、符号组合表现出来,将知识点整理归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本章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阅读。然后,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知识点,如以天气与气候为中心的关键词,以多变的天气、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四点为关键词,以此类推,保证所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在同一张思维导图上,体现知识点的整体性。如图 教师结合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有效的理解并掌握该知识点。
教师通过展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2】
2.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的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强调记忆与背诵,学生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学习情感体验较差。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状态,会产生厌恶地理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创建趣味课堂,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采用这种模式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知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快速地找到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例如:在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大洲和大洋》这一课中提到了“七大洲和四大洋”,因此教师可以将文字知识转换到思维导图中,比如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轮廓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迅速找到知识点,并有效的掌握。如图:
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比较重要,从而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合理的改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学习效率有所提高,也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思维导图,提升解题能力
思维导图的本质是通过一定规则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训练学生地理思维的综合性。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解决地理问题时,阅读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分析、理解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核心和关键,通过类比、推论、判断等思维方法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而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结合问题通过关键词进行思考,从而更直观的理解问题。例如:在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学习中,根据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教师列出以下三点问题“说说阿富汗降水分布特点;阿富汗占据怎样的地形;阿富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如图: 学生可根据关键词创建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与所学知识串联在一起,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合适自己的思维导图,并使学生合理的运用到学习解题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思维导图进行优化和改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在教学中有着较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是以直观的图示建立起每个概念,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因此,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规划学习目标,锻炼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能力,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指导式教学,要求学生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学习,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不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发散性,从而促进了学生地理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双. 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师.2020(S1):78.
[2]公维红. 探究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