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许宜谈
[导读]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逐渐融入在了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许宜谈
        广西德保高中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逐渐融入在了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高中阶段,历史这门学科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教师有必要将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落实,充分的应用信息技,而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拥有更加优良的学习体验,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学习渠道和学习方法。并且,在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的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其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达到最大化。本文将针对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在高中阶段,历史这门学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便需要跟随教育以及时代的不断变化而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因此,教师便可以将先进、新颖的这些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而进行知识的拓展,通过丰富有广泛的网络渠道,获取更加全面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全面的眼光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并且,教师也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并记忆相应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对过去枯燥的学习过程改观,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的参与,进而使学生能够拥有最佳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1.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历史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拥有丰富且全面的背景知识作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结束,接下来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新内容。并且,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历史知识的魅力之处,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全面眼光去审视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历史人物的趣闻,使学生能够在其感兴趣的内容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并从中获取更加丰富全面的历史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水平。只有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较大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美术的辉煌》这节课时,教师便可以在讲解教材内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拓展更加丰富的课外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解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同种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去区分作品是哪一流派,进而使学生推导出其创作的年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PPT,将课外的内容进行展示和描述,教师可以以图片和简短文字的表现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观察并学习所展现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教材内的知识基础上了解到更加丰富的背景知识,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中逐渐感受到历史知识的魅力之处,使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历史课堂的广泛性和丰富性。


2.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景
        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因为其中包含了许多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会感到枯燥和厌恶。于是,教师便可以将一些带有趣味性且生动的内容进行应用,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能够将教材内的文字信息转变为生动且具体的图像,这便能够让学生通过强烈的画面感而对相应的知识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和印象。并且,这种方式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逐渐感受到课堂学习过程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解《辛亥革命》这节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渠道而获取与之相关的视频信息,使学生能够通过这种动态的表现形式,而对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比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辛亥革命》这一电影,让学生通过认真的观看,而理解其中各个人物所持有的思想和观念。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的融入到相应的情景中,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进行投入,让学生能够对这一历史事件产生更深的感悟。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而合理的进行视频的播放,在讲到某一知识点时,而播放对应的视频信息,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听课效果。
3.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学习渠道。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布置,使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自主的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渠道而获取到更加丰富的历史信息,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立明确、合理的主题,使学生能够找到学习和探究的方向,能够更加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而进行自主的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这节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针对这一主题而进行知识的深入理解,让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而搜索更加丰富的信息,使学生能够在自主了解我国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而产生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并以此有效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几方面针对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历史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这三方面。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高中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帮助,让学生通过历史课堂而逐渐认识到历史知识的独特魅力,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全面的眼光去审视教师所讲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这种学习方式,而开拓自身的眼界和知识量,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小华.信息技术教学对高中历史课堂整合的双向作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11):131-132.?
[2]代哲.浅析高中历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学科教学中的使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1):126.
[3]杨艳丽.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21(31):155-156.
[4]梁哲.信息技术助力高中历史智慧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21(Z1):130-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