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艺蓉
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 363100
摘要:历史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利用史料的趣味性和故事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投入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之中。本文探讨了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学;史料阅读;策略
引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材料分析和解读能力,使其从中总结知识和经验,形成全方位的思维能力,进而使其能够将之运用在生活问题的处理之中,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亲身示范等方面进行教学,通过课内外的阅读材料使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营造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点着手,使学生提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同学们进行历史材料的解读和学习,通过使学生置身于史料情境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吸引力[1]。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枯燥的教材文字以视频、图片的方式直观展示给同学们,利用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增强情境效果,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历史事实、感受史料中的思想,帮助他们更容易开展史料阅读,从中学习到历史经验和思考问题的思路。
例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初中教材中的《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这节课时,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本课史料的学习。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甲午中日战争的纪录片片段展示给同学们,使他们直观地了解到战争中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事迹,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进行史料的阅读,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从史料阅读中分析历史的能力。
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史料阅读
历史材料的分析和解读是一个由浅至深的过程,对于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期进行引导,进而使学生在阅读时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考过程和分析能力[2]。教师应该在课程导读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史料阅读中走向正确的思考方向。教师要不断地启发学生,将其注意力引入到历史材料之中,全面分析和总结历史知识,实现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讲授《秦统一中国》这节课时,就应该首先对本课中的阅读材料进行深入地解读,精心设计每一部分的引导方法,掌握材料中内涵的历史知识。在进行引导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嬴政是如何灭掉六国的?统一后的秦朝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进行材料阅读和思考,将他们的思维过程引导向正确的方向,使同学们在进行历史材料的分析和解读时能够从史实的前因后果和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索,逐渐将思考问题的层次提高,促进其史料阅读能力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通过史料扩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培养要求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索和整合,注重对学生历史观念的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扩展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教会其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其史料阅读能力[3]。还需要教师将史料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同学们进行相关的讨论和研究,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思维的发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充分地发挥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使其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得到提高,进而促进史料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授《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节课时,就可以利用网络上十分丰富的历史材料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展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城市的前后对比、改革开放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到改革开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会他们用不同的思维和态度看待历史事件,促进其提高史料阅读能力。
四、合理运用历史材料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于历史材料的运用缺少有效认知,难以把控材料的运用方式,在材料的选择上与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并不紧密。这样的情况使得学生在进行史料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对于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习知识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地运用史料,使之与教材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教师需要有选择的运用历史材料,将其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而不是主要的学习内容,把它们作为培养学生史料阅读能力的一个途径,利用其培养学生全方位思维的能力,不能使其成为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中心。教师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应该保持其与教材内容的匹配性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发挥其辅助学生提高史料阅读能力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其人文素养有积极作用,在促进初中生发散思维和全方位思考事物方面有显著的效果。教师要通过自身正确的引导、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合理运用材料以及扩展阅读内容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历史材料的分析和解读,使其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史料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宝.中学历史教学文字史料运用研究[J].林区教学,2019,03:89-90.
[2]刘吉强.文学名著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12:203.
[3]夏彩兰.文史结合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7,31: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