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农定寅
[导读] 所谓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自身具备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素养

        农定寅
        广西德保高中
        摘要:所谓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自身具备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素养。核心素养本身属于一项跨越学科的素养,重点表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除了是学科知识和处事态度的综合能力之外,还涉及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期间具有的认知素养和自我管理素养等。整体上来讲,核心素养和技能以及知识概念相比较来看,概念更加广泛。
高中历史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时间与空间、理解与解释、史料实证价值、感悟与反思等方面。高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指导学生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知识,更应该强调注重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充分了解歷史的含义所在,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连接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重点是教学目标,这是实施教学工作和评估教学效果的根本。基于此,落实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是实施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教学工作的主要阶段,而且还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重点。在设定历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根据活动和兴趣进行设置,采取鼓励学科交流的方式达到课程学习和实践应用相互结合到一起的目的,将历史学科课程的价值呈现出来。在创新期间,课程目标提出的要求是大力创新技术。
        一、多交流,少手段
        网课多媒体历史课件有明显的优势,它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再加上丰富的视频资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很多历史老师在上课时非常重视多媒体教学,甚至严重依赖多媒体,忽视了传统教学的基本要素,如粉笔、自身的语言、身体姿态等,课堂完全被机器主宰,失去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样就违背了基本的教学规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平台,发挥老师主导作用,而不是削弱或代替教师的作用,让学生一味地接受。在这个师生互动的平台中,教师应抓牢“合作探究”,旗帜鲜明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岳麓版必修1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台湾的相关地理、历史、社会、人文等相关资料,三国时期称“夷洲”;隋朝至元朝称“流求”。然后,再设计与台湾相关的一些问题,以抢答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台湾问题知识竞赛,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理解历史与解释历史的素养。


        二、老师的终身学习理念
        运用多媒体进行实际教学早已不在是新鲜事,但是人各有所长、有所短,老师也不例外。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和唯分数论的驱动下,高中的语数英成为重头,其他学科逐渐变成副科,很多高中副科的老师往往心有余力不足,比如高中历史老师。虽然高中历史老师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也往往会对这门课程不屑一顾,没有足够上心去学习。面对这种情况,老师需要正视是否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手段,注入新鲜血液,更新教学模式。比如可以从多媒体教学入手,在课余时间多与其他优秀老师交流和沟通、进入网上视频直/录播教学等方式等提高自身对多媒体技术运用的灵活度,在课堂上做到得心应手,使得学生耳目一新,集中上课注意力,增强课堂效率。
        三、避免多媒体与课本教学脱节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一定要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来展开,教学设计要能体现重点知识的体系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要以相关资料来解释,用简单易于理解的方式分解它,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才能提高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效。为此,教师在做课件时,必须提前做好设计。无论是某一课内容的课件制作,还是网络教学的设计,还是某一单元的复习课件,都要精心备课,做好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因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核心素养目标都能在一节课中完成的。为此,在上课之前要优化教学设计,把教学目标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相契合,然后再落实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在讲解放战争时,以往的做法是“看图旁白”,但在静止的画面上学生很难理解想象战争场面、战役场景。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能清晰模拟出动态过程,这样就化难为易,一堂课很快就轻松完成。既减轻了教师的“教”的负担,也减轻了学生“学”的负担,更好地展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还要选择适当的学生活动方式,如投影典型,使其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使制作出来的教学课件能激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和创新思维,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
        当然,多媒体技术仍处在教学活动的辅助地位,即使其完成了许多人力不及的任务,也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所有工作。因此,要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除了要重视多媒体技术,还需要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不断地积累情感、形成技能、陶冶情操,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9).
        [2]李鹤.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