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有效性策略探微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高鹤
[导读] 美是激发人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性之一,但在日常生活中

        高鹤
        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 116000
        摘要:美是激发人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性之一,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忽略掉美的存在,这就是因为我们缺少发现美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期间进行美术教学,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其可以在生活中发现美。所以在当下的教学当中,怎样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效率,就成为了美术教师所要探讨最多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策略探析
        引言: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在初中美术的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增强学生的欣赏水平有着重要意义,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下面,我将围绕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有效性策略做出具体分析。
一、增加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次数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处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非常重,但在当下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都使课堂处在一种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下,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而初中美术当中所涉及的内容理论知识又较多,课堂的特点偏向于理论化教学,本应该实践性强的美术课堂变得十分生硬。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于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性,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其中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开展一些有关于美术知识的活动,鼓励学生组织自己的语言说出对于某一幅美术作品的看法,这样可以有效调动课堂氛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教师还可以从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由此来提高初中美术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当中的《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时,这部分知识与我们实际生活关联十分紧密。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初期向学生进行提问,比如:“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你平时都喜欢怎样搭配衣服?”等等有关于生活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回答,增加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次数。通过这种方式引出实际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再对其中服装的搭配技巧以及搭配颜色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生活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穿搭审美。
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社会当中的各行各业,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理解程度,只是单纯的在课堂中对于知识点讲解,学生不仅没有思考的时间,还缺乏对知识消耗的时间,导致学生不断降低对学习美术的兴趣。而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可以将部分美术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可以有效降低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的难度性,在观看幻灯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在一定程度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另外,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美术知识的印象,更加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但是,教师也不要完全依赖于技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自己对于一些知识的看法,要合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当中的《同类色与邻近色》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将这部分知识转变为图片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颜色中间什么角度是邻近色,什么角度又是同类色,这就可以直接通过幻灯片中所呈现出来的图片,进行直接展示,由此降低了学习此部分内容的难度。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以教材为基础制定教学的方法
        教材是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书本之一,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有着有利作用。但教师也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内容中,过度讲解教材的知识,会导致美术课堂的枯燥无味,难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更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要以学生自身为基础,灵活的运用美术教材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后也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需求,从学生的感兴趣方面入手,将教材与兴趣内容相整合,这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美术作品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生活,合理的引用生活当中的场景,更容易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画作的意义,以此增加课堂的有趣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画作分析,这样就更容易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提高其美术核心素养。
        结束语:检验课堂效率是否提高的标准,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不可以对所学内容充分保持感兴趣的状态。美术本就是一个图片丰富,但理论知识却很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更加有趣的呈现方法,由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这样就可以有效培养出学生的审美能力,初中美术课堂效率也就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叶良玉. 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105-106.
        
[2]王德红.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科幻画报,2019(07):254+256.
        
[3]黎静. 如何提升初中美术素描教学有效性[J]. 美术教育研究,2017(02):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