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朱惠烽
[导读] 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核心素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朱惠烽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  314502
        摘要: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核心素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第一次接触规模式的学习,学习的兴趣、方法、态度尤为重要。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要想建造高效课堂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探究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整堂课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和积极性,也能增强数学课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全面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并且及时的改变授课方式,让学生成为这堂课的主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1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现在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要注重核心素养这一要素,“核心素养”只看名字中的“核心”就能大概体会到它的重要。它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完一门课程后所掌握的知识,并且对所掌握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很有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纳入日常的数学教学当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可以有效地满足个人、社会、国家对于小学生的基本要求,丰富和深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内容不够新颖
        小学生本就处于活力四射、好玩好动的年纪,死板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点简单,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都是教师讨论的话题,发现如果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来开展教学。但是教学中,一些数学课堂的目的性并不明确,影响了教学效果。就像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都会先让学生列出纲要,数学教师也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大纲的重要性,合理制订出数学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1.2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原先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数学教师一直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通过结合教学的重难点,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渐地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和依赖互联网,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手段也逐渐从报纸电视变成了手机电脑。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与时俱进,改变原先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积极地运用一系列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出良好、舒适、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当中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
        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3.1养成抽象意识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理论概念的时候会遇到难题,尤其是在学习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

由于文字特别专业导致学生没有办法理解其中的含义。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避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概念,如果能将学生的抽象意识提高,会让他们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牢固。比如在学习“菱形”概念的时候,学生看到定义的时候,会有一种看不太懂的感觉,理解的也没有很透彻,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菱形来,然后告诉学生,让他们观察一下黑板上的这个菱形有着什么样的特点,有几条平行线,细心的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菱形的特点和平行线,得到学生的回答之后,可以为学生的回答喝彩,然后告诉他讲的非常好,并且再次讲解菱形的概念,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成为图形来表达,可以让学生们更快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句子,所以在教学小学数学概念中,教师要进行相关抽象性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们更快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3.2养成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这个对于学习数学过程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后天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所以在小学教学数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关数学公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公式”时,不要将公式直接写在黑板上,或者让同学们看书学习公式,而是可以先带着学生们用最简便的方法来算出长方体的面积。在上课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给学生举例子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先画出一个长方体,然后假设这个长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该怎么样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这时同学们可能会采用将所有的面积加在一起的方法求出长方体最终的表面积,这是学生自己推理出来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们提高推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这堂课的印象。
        3.3注重学习和生活相结合
        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最终这些数学知识也要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所以学生之所以要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还是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将知识融入在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在生活当中找到对应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比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自己在课下统计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生活内容。并通过自己统计的扇形统计图来分析,今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并从这个扇形统计图里面找到自己应该加强的方面,在整个绘制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转变成为学习的数学知识,也是一个将理论运用到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像这样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在生活当中,也可以让学生有一种利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想法可以让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有机会去建立数学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使用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创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就是给了学生学习效率一个保障,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另外,教师在创建高效课堂的时候也应该有一个准确的横梁标尺,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学习知识的速度,而是应该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汉英.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如何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5.
        [2]魏佳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中的核心素养[J].中小学数学课堂,2017.
        [3]刘晓丽.浅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