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王淼
[导读] 初中音乐的核心素养是要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王淼
        贵州省沿河县第四中学  565300
        摘要:初中音乐的核心素养是要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此在教学中,老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展现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用生活中的音乐情景,构建高效课堂氛围。还要让学生多听音乐名曲,提高音乐艺术鉴赏能力,全面培养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音乐课堂;核心素养;有效策略
        初中音乐学习不但要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具有实践的技能,还要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为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建设高效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1.针对教学目标,提高音乐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校都重视学习文化课,轻视体音美的教育,对音乐的课程安排,时间少,教学资源不丰富,也不注重老师讲授乐理知识等基础内容。所以在塑造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时,在课堂上要突出注重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不但要学生能熟练的掌握书本上的歌曲,还能够总结出自己的音乐习惯和音乐思维,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挖掘出他们身上的音乐天赋。例如在学习演唱《茉莉花》课时,由于这首歌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中国民歌代表,他们都会演唱,在老师的伴奏下,学生们完整地演绎了歌曲内容,熟练地掌握了书本上的歌曲知识。然后老师告诉学生,在歌剧《图兰朵》中,也用合唱的形式演绎了中国民歌茉莉花,使用的是著名的萨克斯音乐伴奏。这个介绍充分地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头脑中幻想用萨克斯演奏的《茉莉花》是什么样的情景。在学生们的情绪已经非常饱满之时,老师借机使用多媒体播放出用萨克斯音乐演奏的《茉莉花》版本。在优雅的萨克斯音乐中,时间仿佛消失了,处处流淌着温情与芬芳,带给学生们无限的遐想。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们会感觉到使用萨克斯演奏的《茉莉花》音乐质朴、甘甜,进而激发了对古典音乐的浓厚兴趣。最后老师又结合学生的喜好,讲解了萨克斯的乐器知识,丰富他们的音乐视野。课后很多学生纷纷自发查阅资料,学习萨克斯音乐知识,聆听萨克斯乐曲,养成了爱好音乐的习惯。
        2.按照新课改要求,培养音乐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机械的讲授课本的内容,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没有认真的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掌握音乐基础情况,达不到因材施教。所以在培养音乐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下,老师要改变这种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音乐理解能力强的学生,重点要让他们在课本的内容基础上拓展学习,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对于音乐基础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多练习。如果学生不敢开口唱,那么可以引导他们在课后自己练习,或者引导他们在合作的小范围内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音乐能力。


        3.使用多媒体展现教学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在初中教学中已经广泛的应用。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中的视频和音频,展现出教材中的音乐形式,吸引学生进入情景中倾听优美的音乐,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通过欣赏动听的乐曲,感悟美好音乐的魅力,加深学习和理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欣赏戏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时,老师首先使用多媒体展现出学生们经常见到的《红楼梦》的故事情景,这首曲子讲述的是林黛玉刚来到贾府,看到还愿归来的贾宝玉,在两个人相互表述印象时候演唱的精彩曲目。这个古典名著雅俗共赏,学生们已经非常熟悉,这时再从多媒体中听到戏曲,感觉非常有趣。他们迅速的进入情景中,感悟宝黛相会的情感,理解这段戏曲的含义,就很好的提高了戏曲鉴赏水平。
        4.使用生活中的音乐情景,构建高效课堂氛围
        音乐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深入的融合到现实生活中,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活里。例如在学习民歌《茉莉花》时,这首歌在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小调类民歌,它清丽柔婉,深受人们的喜爱,是进行民歌音乐欣赏的好教材。在学习这首歌时,老师首先使用多媒体中的音频和视频,用优美的声音表达出民歌茉莉花的细腻情感。老师告诉学生,这首民歌已经走向世界音乐舞台,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然后老师让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理解民歌茉莉花的特点,感悟其中的情感。由于这首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他们感到非常亲切,情不自禁的哼唱起来,激发了所有学生的音乐兴趣,推动他们去主动学习。
        5.多听音乐名曲,提高音乐艺术鉴赏能力
        初中生对于音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此在课堂上,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中的视频和音频模式,播放现代或者古典音乐名曲,让学生在优美的乐声中品味音乐的魅力,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例如《花之圆舞曲》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三部舞剧《胡桃夹子》中的著名圆舞曲。是作为欢迎和歌颂善良勇敢的女孩子玛丽的热烈气氛达到高潮时演奏的。这首圆舞曲不仅是这部舞剧中的重要乐曲,而且在柴可夫斯基许多圆舞曲中也是最突出的一首,同时也是柴可夫斯基全部作品中的杰作之一。在音乐课时,老师首先给学生讲述了这首乐曲的背景,然后使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整个结尾热情洋溢,气氛高涨,学生们情绪饱满的听完了整个乐曲,深刻感受了古典音乐的美好。
        6.结语
        综上,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老师要想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效率,就需要使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感受音乐、品味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在课堂上他们就会主动学习,精神愉悦,创造高效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莉萍.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研究[J]. 科学咨询,2020(23):205.
[2]高珊.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构建研究[J]. 北方音乐,2020(16):159-160.
[3]张宏.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