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超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
一、前言。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提倡我们的学校要普及爱的教育。什么是爱的教育?其实也就是通过情感教育,用爱来感化每一个孩子。现代社会强调成功,但我以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不体现在他的工作上,而是体现在他的生活当中。幸福而平凡地度过一生比忙碌却痛苦地度过一生更有价值。长期以来,我国大力推广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但很多学校对素质教育中的智有了过高的重视,使得学生“德”的培养略差一筹。这里我要讨论的是德育中的情感教育,学校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重视情感教育,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关注与培养。
新教育课程改革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培养基础的听说读写语言知识与技能之外,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培养。这里的情感态度指的是所有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比如学习兴趣,自信,学习动机,意志和合作精神的等等。这体现了教育对人的重视,以人为本,以生为中心。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语言知识与技能,迎接考试,我们更要在其中注意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教学案例分析。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承担着信息交换与思想传播的双重任务,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必须深度研究教材,挖掘出教材中有利于情感教育的部分,并将其与课堂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并培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SectionA 3a-3c为例,其教学内容为一封学生写给学校心理老师的信件,和一封信心理老师给学生的回信,谈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教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压力,学会以正确的途径去释放压力,解决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及时向老师,家长,同学求助。其具体教学步骤与教学心得如下:
1. 首先,引入部分就从学生的思想情感角度切入,询问学生是否遇到了什么问题,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都是如何解决的。在此向学生介绍了学校心理咨询处,引导学生在心理出现问题或者生活中遇到麻烦的时候,向专业的老师求助,以便能够获得正确的引导与解决方案;并建议学生咨询自己信得过的任何一个老师,教师在此处主动提供帮助,拉近了老师与同学的心理距离,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同学们生活与学习中的知心朋友。
2.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两封信件,找出有关这两封信件的关键信息,比如,这两封信分别是写给谁的?谁写的?这个地方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就是这个学生的名字。这并不是一个真名,而是一个笔名。
为什么这个同学会给自己取这样的一个笔名呢?教师在这里,引导学生去感知这个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内心感受。有同学说,这个同学内心很悲伤,而且他只有13岁。紧接着,教师提问“这个同学为什么会悲伤呢?有什么可能的原因呢?”在这个环节,让同学们头脑风暴,将自己代入这个角色,去思考这个问题。学生有很多有趣的答案,比如那个同学早恋了;学习成绩不好;跟家长,老师或者同学的交往出现了问题等等。这个时候,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观察随信附带的一张照片,照片上一对夫妻正在争吵。通过观察这幅照片,学生能够很直观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了解到这个同学的心理状态,理解到他为什么写这封信,培养了孩子们的共情能力。
3. 精读第一封信,要求学生迅速找出Sad and thirteen具体有哪些困难与问题。由于信件的结构比较清晰,句式也比较简单。学生能够很容易就找出来了,这个同学面临着三个不同的问题,一个是他父母的关系紧张,经常吵架,使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二是他和哥哥之间关系不融洽,哥哥经常欺负他,比如说,经常抢电视看;三是他自己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家里总是觉得很孤独,悲伤。在分析每一个问题的时候,教师都带领着同学去思考,去感知Sad and Thirteen的内心世界,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 同时让学生去帮助这个同学解决问题,思考可行的办法,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在交流之中,反思自己的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培养同学们的小组合作意识,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4. 进行第二封信件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预测,MrHunt在读了第一封信之后,会做什么?那么他又会在这封信里写什么?这个问题能将学生顺利引入第二封信的学习,并代入情景。 要求学生精读第二封信件,寻找出具体MrHunt提出的解决方案,并探讨这些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并要求学生将自己刚才提出的解决方案与MrHunt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哪个更好?为什么?这个步骤,能培养并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在完成了对两封信件的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能力的迁移,并进行相应的训练。首先,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所遇到的问题,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感知自我情绪与状态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根据所列举的问题,先自己思考解决方案,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在讨论中,学生也能发现自己没有觉察到的,但其实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帮助互相更好地了解自己。最后,要求学生继续小组讨论,为彼此出谋划策,培养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同学们能够体验他人的情感,共情,并能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6. 最后,请同学们发言,总结本堂课学习的收获;然后教师总结。在本堂课中,学生的输出很流利,内容也很丰富。学生总结了以下内容,比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感知自己的情感变化,并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正确释放压力;在自己不能解决的情况之下,向父母,老师,同学求助;除了要关注自身以外,也要关心爱护身边的同学朋友家人,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合适的帮助。同学们的总结发言之后,教师再次有条理地总结分析,并提倡同学们要随时关注情感,正确处理问题。
三、结语。
本次课堂上,教师引导了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关注情感生活,正确释放压力。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应该使情感教育在英语课堂上贯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其正常发展。日常教学中,要灵敏地发现教材中情感教育内容,并机智地将其融入常规的知识性教学,才能培养出学习优异,情感丰富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