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教学法在田径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7/30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9期   作者:孙中俊
[导读] 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探究教学法优势的基础上
        孙中俊
        肇庆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摘要: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探究教学法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田径课教学实践经验,提出田径课中探究教学法的关键原则、前提基础、核心要素、基本要求等应用策略。
关键词:  探究教学法  田径   应用策略

1引言
        探究教学法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自主思考或者合作交流等学习形式,引导学生收集数据、加工信息,积极参与探究过程,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探究学习的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参与积极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能够培养突出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探究教学法应用于田径课教学实践,是田径课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1]。为实现课程目标,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采用适合的教学策略,本文通过对探究教学法的优势分析,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索究式教学法在田径课教学中的的应用策略,提高其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2探究教学法优势分析
        探究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直接获得知识,而是依靠自己的知识基础和相关经验、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结合情景付诸实施,探求结果的方法[2]。相比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法,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更侧重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自主学习能力,以问题意识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思考和发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探究的过程不仅获取了知识,也发展了创新能力,并通过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培养了健全人格。探究式教学法优势在于,它使学生处于教学主体地位,更侧重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改重“以生为本”的要求,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当然,探究教学法也有缺点,那就是更适用于人数较少的小班教学互动效果较好,对于人数较多的课容易流于形式,学生主体地位较难实现,同时探究过程也需要时间保证,对于课时少的课程,效果并不突出。
        
3探究教学法在田径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围绕重难点进行问题探究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核心原则
         问题是探究教学的核心[3],它既是教学过程的起点,也是教学目标的归宿,所有教学活动均是围绕它来展开。教师要反复考量,提出内容得当、难度适中的探究主题。反映到一节课中,把本节课的重难点作为探究主题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核心原则,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在田径课教学中,重难点本来就是解决学习问题的关键,难点是重点中的最难的部分,每节课的重点虽然因为教学进度而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田径技术学习中重点解决核心内容。如在短跑途中跑教学中,上下肢的蹬摆结合是重点和脚的扒地动作是难点,可以把两部分部分作为本堂课需要解决的探究主题,探究过程有所侧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组织。还比如在跳高技术教学中,起跳技术是助跑和腾空的衔接部分,是能否有效利用速度、力量跳出好成绩的关键,可以把起跳技术作为在跳高完整技术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在探究过程中围绕“让学生认识到起跳技术的重要性”这个主题进行探究教学,解决决定跳高成绩的关键问题。
3.2技能和体能等学情分析是进行探究教学的前提基础
         田径项目的学习对体能要求较高,不同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对技能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学生能够完成运动技术任务的多少,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都能影响到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体能状况,选择合适的探究问题,尽量不要选择一些学生很难解决的问题,要在学生体能的承受范围内。在技术学习中,每个学生在吸收知识以后,与自我身体储备和知识储备发生“反应”,导致不同的人的学习效果不尽相同,技术的掌握程度也就不一样了。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在选择探究问题和设计探究过程中要照顾大部分人的学习进度,因此,要把技能和体能等学情分析是进行探究教学的前提基础。
3.3教师和学生是探究教学法顺利实施的核心要素
         在探究教学中,探究教学法实施的核心要素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的任务是设计与诱导,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学生的任务是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探究教学的主体。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以学生为中心,探究过程实施引导但不是主导,自主思考但不是无限放任。。精心优化的探究教学设计是否能够让学生达到“寓教于学”的自主探究学习效果,是决定该教学法成败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在完成探究主题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查找数据、整理资料,为问题提出建立较好的知识基础。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恰当的方法适时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展开探究,寻找答案。教师将成为“导演”的角色,指导和规范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也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合作交流来完成。针对田径课而言,优化田径课教学与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主导,建立知识传授新模式。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合作关系。在这个关系里,大家对解决问题的参与热情高涨,愿意将田径教学、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共同研究,大大促进了课堂学习效果。
3.4善于发现与引导是教师探究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如:让一个同学出来做示范动作,大家来说它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他做的对吗?他的优点是什么?”“它的缺点是什么?根据他做的动作,你觉得自己哪里还有不足?”等等,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讨论当中来。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任学生漫无目的的探究,善于发现与引导是教师探究教法运用的基本要求。教师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进程中的方向问题,只要方向出现错误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另外还要要宽容对待探究结果的多样性,发现与备课时的预定结论不同时,只要是方向正确合理的,并不需要过多干涉探究结果。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克服困难需要教师不断鼓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当中,通过交流产生的思维碰撞,有利于打开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3.5重视探究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互补作用
        应用探究教学法不能摈弃其他教学方法,每个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某些教学内容简单易懂,难度较小,则不适合采用这种方法,用传统的讲解示范法就可以了。另外还有一些内容,可能用探究教学法并不是最好的一种方法,探究教学法虽然是一种优势明显的教学方法,但是也重视探究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互补作用,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在短跑教学中,到底是步频重要还是步幅重要?与其让学生去探究,不如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下,分别用高步频和大步幅两种方式来跑,结果就是显而易见了。

4结语
        探究教学法源于现代教育理念,契合素质教育中“以生为本”、“培养创新能力”的要求,能够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提高田径课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是优势特点明显的教学方法。在田径课探究式教学法应用过程中,要坚持围绕重难点探究的核心原则,把握学情探究的前提基础,优化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不断提高教师探究教学能力,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承印,马艳芝.我国“探究教学”研究十年[J]教育学报,2007.4(2).
[2]赵李明.师范生培养中探究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2):78-80.
[3]史洪伟,张莉,徐基贵,王红艳,卓馨,王聪,陈志兵,周丹红.探究式教学的再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1,26(02):122-123.


一、基金项目:
肇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835);
肇庆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zlgc201732)
二、作者简介:孙中俊,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校体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